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缘于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不同步。认识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需要。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主要探探讨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规律。文章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对现有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综述,对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问题作了简单的回顾和分析。笔者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是在充分利用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运用“有形之手”对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或区域的供给比例关系的调整;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章),从总结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组成部分(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城乡济结构调整)的状况、基本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建立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城乡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三组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每组互动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三组互动关系相对应,又总结出三组互动规律。笔者认为,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都是积极的变化过程,因此,二者之间的互动应该是正向的、积极的,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向协调。 第三部分,在前面的分析论述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良性互动的对策,概括为“一调整三统筹”,即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统筹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统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统筹城乡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 “结语”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贡献之处主要在于:建立了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互动的理论模型,总结了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互动的一些基本规律,提出了西部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巨大差距的根源在于贫困地区的CJ恶性循环的观点。此外,还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正>人物名片:夏飞,广西财经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首位经贸与南海问题国家级重大项目研究专家、我国交通经济与高速公路经济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主要研究"区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性别视角,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考量翻译中文化性别差异、语言性别差异以及性
本文简要综述了水中无机砷电分析化学研究的新进展,包括阳极溶出伏安法、阴极溶出伏安法、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以及电化学生物传感等内容,引用文献60篇。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城镇形态的无序扩张和不合理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从研究内容来看,既有
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目前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在八十年代曾进行过低等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本文在继承原有部分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对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当前国
计数器作为一种数据采集设备,是各领域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时钟、定时器、分频电路、状态机等应用中都有应用。针对传统计数器功能单一,电路复杂、调试困难,设备升级、维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绿色检测技术”的代表,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无损伤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业、医药临床和生化等领域。现实生活中室内空气的检测
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
以长期定位试验在商丘国有林场研究了一个生长周期内7年生泡桐(Paulownia fortunei)人工林的叶形态特征与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季节中泡桐叶形态特征
相关检测是基于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进行检测的,可以在许多重要的领域中得到实际应用。近二十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相关检测技术可以经济地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