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指人们生命过程中能够发挥其有效价值的那段时间。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则意味着在高中阶段能够发挥其有效价值的那段时间,即高中学生课堂时间与课余时间的总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课业任务相对繁重,同时要面对升学考试及未来选择的挑战,许多学生每天看起来都很疲惫,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更使他们常常慨叹时间不够用。仅靠盲目地努力用功,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与高效的管理同样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高中生的时间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四所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共420名高中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含高中生时间分配和利用情况、时间管理意识和时间管理行为三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并能够自觉珍惜以及合理安排时间;但在时间的分配与利用以及时间管理的具体行为方面仍有待加强,体现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量较少、可支配时间内活动较为单一,睡眠时间不足,熬夜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高中生时间管理意识以及时间管理行为行为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而高中学生的年级、学业成绩水平及父母对于子女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其时间管理意识及行为均有一定的影响。概言之,高中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隐性时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时间利用率不高以及时间管理意识及方法获得途径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中学生自身的差异、时间管理意识缺乏、自身目标不明确、执行力不足,易拖延的习惯以及自制力不足等内部原因;另一方面在于学校缺乏时间管理的专门课程、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导向偏差、学生周围同伴的影响以及手机、网络占据学生大量时间等外部原因。针对当前高中生时间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原因,可从提升高中生自身时间管理能力,以及给予外部多方支持和指导两方面着手提高高中生的时间管理效能。就提升高中生自身时间管理能力而言,包括树立时间观念及时间管理的意识、完善时间管理的方法以及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就多方共同努力提供外部支持和指导来看,包括建立日趋完善科学的高中学生评价机制、学校定期组织开设时间管理相关课程及活动、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教师加强对于学生时间管理技能与方法的指导以及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多管齐下,以此达到使高中生对于可自由支配时间的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