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As光电导开关时间抖动及快前沿正负对称输出的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As光电导开关是超快激光器与光电半导体相结合形成的一类新型器件,在超高速电子学、脉冲功率技术、THz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当需要兼顾输出电脉冲的超快上升沿、超短脉宽、高重复频率、高功率、抗电磁干扰等方面时,光电导开关是众多功率开关中的最优选择。针对影响GaAs光电导开关时间抖动特性因素及用GaAs光电导开关产生快前沿正负对称输出,本文具体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光电导开关的工作原理,分析指出散射率、光生载流子浓度的空间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等对开关的电导率和时间抖动有直接的影响。由于GaAs材料中载流子的散射以及产生和复合均是满足统计规律的随机过程,导致开关在导通时存在时间抖动。本文使用正交光栅,将激光脉冲分成能量相等的两束同时触发两路并联的间隙为3mm的GaAs光电导开关。当激光脉冲宽度从30ns减小到11ns时,开关的时间抖动值也从0.94ns减小到0.40ns。即开关时间抖动会随着激光脉冲宽度的减小而减小。根据输出电脉冲的概率分布和时间与电脉冲波形的对应关系,推导了光电导开关时间抖动的计算公式。从理论分析上指出当激光光能相同时,随着激光脉冲宽度减小,输出电脉冲上升沿50%处的斜率增大,从而导致GaAs光电导开关的时间抖动减小。并且指出激光脉冲宽度是影响GaAs光电导开关时间抖动大小的主要因素。
  (2)研究了触发光波形幅值起伏对GaAs光电导开关输出电脉冲幅值涨落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激光脉冲能量的涨落与输出电脉冲幅值涨落为线性关系。在激光脉冲能量从0.40mJ增加到1.60mJ时,测试了间隙为3衄的GaAs光电导开关时间抖动大小。当激光脉冲能量从0.40mJ增加到1.60mJ时,开关的时间抖动值也从0.68ns减小到0.38ns。开关表现出其时间抖动随着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加而降低。分析指出,当激光脉冲脉宽相同时,随着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大,单位时间内载流子数目增多。同时,由于激光脉冲能量的相对偏差随着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大而减小,因此输出电脉冲幅值的涨落也会随之减小。从而使得GaAs光电导开关时间抖动减小。
  (3)用波长分别为1064nm和532nm的纳秒激光脉冲,测试了电极间隙为2mm的GaAs光电导开关的触发时间抖动,随着激光脉冲能量从数10微焦到百微焦量级的增加,波长为1064nm的激光脉冲触发GaAs光电导开关的时间抖动,从96.4ps减小到86.6ps;而用波长为532nm的激光脉冲触发GaAs光电导开关时,其时间抖动从71.6ps减小到63.3ps。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相对短波长的激光脉冲触发GaAs光电导开关,可获得更小的时间抖动。分析指出在激光脉冲能量相同时,GaAs材料对光的吸收深度越浅,单位时间内载流子的数目也就越多,从而得出GaAs光电导开关的时间抖动与GaAs材料对光的吸收深度有关,即吸收深度越浅,开关的时间抖动越小。
  (4)用飞秒激光触发间隙为2.5mm和3.5mm的GaAs光电导开关,当使用不同储能电容时,实现了上升时间为149ps、电压传输效率为92.9%的正负双边电脉冲同时输出。此外,在外加偏置电压为±1700V,使用能量为99μJ,1kHz频率的激光触发GaAs光电导开关,根据重叠10次的输出波形,分析指出尽管触发光能和偏置电场都大于GaAs光电导开关非线性模式的阈值条件,但是由于负载电阻与开关共同分压,使得GaAs光电导开关的工作模式为线性模式。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中高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在时间分辨率,覆盖能力上要明显优于目前的低地球轨道SAR,作为下一代星载SAR的重要候选体制之一,近几年成为国内外SAR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挖掘并总结了中高轨SAR在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上的难点和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了中高轨SAR成像参数设计,工作模式设计,大场景成像算法,舰船成像特性等几个重要方面,创新点如下:1.
学位
学位
学位
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之始,景观规划实践便开始了从单个目标到多个目标、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规划、传统美学提升到多个学科应用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高度综合的实践类型。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是景观规划师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景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有必要关系。景观是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IanLennoxMcHarg)眼中的垂直要素结构、是R·理查德·T·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可高度自我增殖和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其自身还具有免疫调节、旁分泌等功能,在机体损伤组织的修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人们在MSCs促进皮肤损伤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并且发现比起在伤口区域直接注射MSCs,可以对其进行一些特殊处理或改进移植方式来提高修复皮肤损伤的能力。本文主要就MSCs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提高其修复能力的相关技术手段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