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人们不仅能够浏览和获取各类信息,而且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掌握主动权,与他人进行思想文化交流,形成自己的社交网络。截止目前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突破8亿大关,其中以学生居多。伴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发育、认知发展和行为能力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了互联网的深刻影响。
本研究以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者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参照以往的网络使用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相关研究,获悉其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和社会支持的总体水平,探究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寻求资讯、心理宽慰和进行个人感情宣泄,获取更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资源,弥补线下环境所造成的积极互动不足,提高归属感和幸福感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通过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者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使用强度以及获得的社会支持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互联网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已经超过中等水平,其中社交媒体使用所带来的信息性支持、友伴性支持、情感性支持较强,而工具性支持水平相对来说较低,并且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使用强度均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使用动机、使用行为的预测作用更显著。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类型和功能将更加多样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会不断改变。因此,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认为学校和家庭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干预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媒体使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质量,加强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压力适应教育的引导,增强大学生对不良信息入侵的抵抗力,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此外,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甄别和辨别信息的能力,自觉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对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规避。
本研究以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者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参照以往的网络使用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相关研究,获悉其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和社会支持的总体水平,探究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寻求资讯、心理宽慰和进行个人感情宣泄,获取更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资源,弥补线下环境所造成的积极互动不足,提高归属感和幸福感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通过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者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使用强度以及获得的社会支持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互联网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已经超过中等水平,其中社交媒体使用所带来的信息性支持、友伴性支持、情感性支持较强,而工具性支持水平相对来说较低,并且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使用强度均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使用动机、使用行为的预测作用更显著。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类型和功能将更加多样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会不断改变。因此,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认为学校和家庭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干预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媒体使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质量,加强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压力适应教育的引导,增强大学生对不良信息入侵的抵抗力,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此外,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甄别和辨别信息的能力,自觉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对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