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政策下中国出口贸易的二氧化碳排放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逐步崛起,世界各国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由此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幅度攀升。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引起了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以及生态火衡现象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寻求一种既能保证经济效率又能改善大气环境的绿色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国的当务之急。自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以来,许多国家相继掀起了一场“低碳革命”,后经济危机时代,一些国家更是将低碳经济视为今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对碳排放进行管制。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及贸易流量对于该国的污染排放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如果该国在污染排放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出口贸易优势,则出口贸易的扩大将会引起该国污染排放水平的上升。部分发达国家认为由于目前国际上对于碳排放治理责任的划分不明晰,单方面地强化管制力度将会引起部分碳排放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优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引起后者出现“碳泄漏”现象,成为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发达国家认为“碳泄漏”现象的发生有悖于其碳排放管制的初衷,因此要对此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边境调节碳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国,不避免成为发达国家采取惩罚性措施的首要对象。目前关于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数值测算或计量检验上,没有考虑国内外碳排放管制政策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因此缺乏用以驳斥发达国家边境调节碳税的足够证据。这篇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深入地探讨出口贸易对于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分析发达国家单方面地强化碳排放管制政策引起中国碳排放密集型行业贸易优势增强的条件发生“碳泄漏”的可能性,以及中国采取的碳排放管制政策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认清出口贸易对于中国碳排放水平的真实影响以及管制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为制定恰当有效的碳排放管制政策提供参考,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认清一些发达国家推行的以应对碳排放为名的贸易保护措施,这种非合作的以环境政策替代贸易政策的行为是自由贸易的倒退,应该给予反对与制止。同时鉴于碳排放的“公共污染品”特性,应该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地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合理地分担减排责任。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梳理、理论模型的构建、比较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法以及计量回归分析法,在这些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文章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各国碳排放管制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出口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取决于该国的出口贸易优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出口贸易有利于中国碳排放水平的下降,表明总体而言中国在清洁产品方面具有出口贸易优势,这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第二,发达国家单方面地强化碳排放管制政策将会引起部分碳排放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优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加入Annex I国家碳排放管制政策因素之后,出口贸易对于中国碳排放水平的正向作用加强,验证了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存在。第三,若中国能够积极地实施碳排放管制政策,即使污染避难所效应存在,发达国家强化碳排放管制政策不一定会引起中国碳排放水平的上升,即“碳泄漏”现象不一定会发生。计量回归结果显示,在加入中国碳排放管制政策变量之后,Annex I国家单方面强化碳排放管制政策对于中国出口贸易带来的“碳泄漏”现象将会减弱或者消失。第四,既然“碳泄漏”现象不一定会发生,则发达国家以应对“碳泄漏”为名的边境调节措施就推动了存在的依据。世界各国应该摒弃这种非合作的碳排放治理方式,积极地在全球合作机制下寻求有效的治理途径第五,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的碳排放管制政策仍以命令控制式为主经济性以及自愿性的碳排放管制政策的发展程度明显落后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同时,尽管各国在合作降低全球碳排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面临许多问题,如减排承诺的确定与履行、发展中国家承担责任的划定、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援助承诺的履行、新型国际合作模式的实践等等。本义共包括7章内容,其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导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等、第2章为相关文献评述,主要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缺乏管制政策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3章对于世界各国的碳排放管制政策以及国际合作现状进行了的描述,指出了中国在碳排放管制力度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目前各国在降低碳排放的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的研究做出了铺垫。第4章是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分析了均衡条件下一国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以及排放价格的确定;其次分析了在没有政策干预的前提下,一国的出口贸易优势对于该国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再次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管制政策对于该国出口贸易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发达国家单方面地强化碳排放管制政策通过出口贸易渠道对于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水平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碳排放管制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第5章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并初步验证了发达国家单方面地强化碳排放管制政策对中国带来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以及“碳泄漏”效应。第6章是计量实证部分,利用17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分两个层面检验了中国以及Annex I国家的碳排放管制政策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第7章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继续研究的方向。相比于已有的文献,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第一,根据碳排放的全球“公共污染品”特性,构建了以全球碳排放量为自变量的消费者效用函数,认为一国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不仅受本国碳排放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其他国家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内生条件下的碳排放管制政策充分考虑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一国的碳排放管制行为不仅影响到本国的碳排放水平,也通过传递渠道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碳排放水平。第二,系统地探讨国内外碳排放管制政策的变化对于一国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的影响。与前人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单方面地强化碳排放管制政策会引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部分碳排放密集型商品出口贸易优势的增强,但是是否会发生“碳泄漏”现象取决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反应。既然“碳泄漏”现象不一定会发生,则发达国家以应对“碳泄漏”为名的边境调节碳税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从理论上质疑了发达国家推行的边境调节碳税的合法性及有效性,弥补了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不足。第三,在计量回归模型中同时纳入了中国碳排放管制政策因素以及Annex I国家碳排放管制政策因素,利用中国2001年-2010年7个工业行业的的面板数据分四个层次逐步探讨了碳排放管制政策因素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和孕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在死亡率显著降低的同时,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越来越多的患者可选择副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老年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方式、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78例70岁以上老年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
开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得到空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第一制造大国,被称为“世界电子加工厂”。改革30多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不仅促进我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
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等方而均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与之不相协调的是青少年身体健康与体质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国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Ki67、MVD、P73表达的相关性,通过肾癌的CT表现评价其部分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我院近三年来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肾癌患者病例,其中包括肾
背景:高血压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可导致心血管系统、脑、肾脏等多器官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作为高血压病心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表现为城市群或城市集团的竞争。城市群地区已经成
本文论述萨拉·凯恩的戏剧观与剧作特征。论文的第一章重点分析在以绝对的诚实“直面现实”的人生观,和与残酷戏剧的师承关系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下,萨拉·凯恩的戏剧观是复归戏剧
研究目的:近年来核心稳定性训练作为一种时尚的健身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许多健身中心及训练中心都在利用不稳定性装置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这种训练方式的特点是在传统的运
本文结合我国防治船舶污染工作的现状和船舶污染专业清污队伍建设实践,分析研究我国船舶污染专业清污队伍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公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