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热浸镀锌合金系列耐蚀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ong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热浸镀锌基合金镀层是近几十年应用较广泛的防护涂层.针对我国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腐蚀较严重,传统的热镀锌钢丝及钢绞线已不能很好的满足需要的现状,开展新型镀层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热浸镀工艺、热浸镀锌基镀层的种类,及国内外热浸镀工艺的发展现状,并借助于线性极化技术(测定腐蚀电流)、中性盐雾试验(NSS)(测定腐蚀失重速率)、电偶实验(测定电偶电流的大小)、电子探针(EPMA)(镀层形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镁含量的锌基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并将其与热镀锌层和55%Al-Zn合金镀层(Galvalume)的耐腐蚀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中性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测量的方法比较了热镀锌层与锌基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盐雾实验是在35℃,用浓度为50±5g/L NaCl,样品始终保持湿润,实验周期为96h.电化学测量是在室温下,用300毫升mol/L NaCl电解液,在大气中进行.由恒电流极化曲线得到试样的电化学参数.二者实验结果表明镁的热浸镀层是传统的热镀锌层耐腐蚀性1-2倍,即含金属镁的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电偶实验是测量是在浓度为1mol/L的NaCl溶液中形成不同电偶对的电偶电流.研究表明,55%Al-Zn合金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而镁的加入可使镀锌层的耐蚀性提高,且镁含量越高(0.6%~2%),耐蚀性越好.论文最后,对镀层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近年来,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正不断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任务。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其能够在光照下通过光催
该论文针对城市生活垃圾过程所产生的严重二次污染和复杂烟气中的高温腐蚀问题,重点对HCl和SO等多种腐蚀性气体的生成、控制与在此气氛中的高温腐蚀理论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
小麦新基因发掘是分子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小麦抗旱、耐热、高产新基因发掘为例,在对多个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与抗逆和发育相关的基因TaSnRK2.10和TaPP
背景:紫外线辐射是导致急、慢性皮肤损伤,皮肤光老化甚至皮肤肿瘤的的一个主要的环境因素。它主要是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诱导基因的表达和一些蛋白的重新编程,从而参与皮肤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