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此,我们党适时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矛盾和问题的和谐发展,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夫妻关系和代际关系作为家庭中最主要的两种关系类型,就成为了实现和促进家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层次变革,农民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农民婚姻家庭领域也呈现出了新特点,这将对农民的夫妻关系和代际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研究转型期农民婚姻家庭观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对实现社会控制、建立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通过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体系来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课题。本文试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首先,在总体结构上,注重对家庭关系中横向夫妻关系和纵向代际关系的双向研究,以期获得对家庭关系情况的总体把握。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互补充,旨在揭示农民婚姻家庭观与家庭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为如何规范农民婚姻家庭观以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提出可行性的方案。论文重点调查和分析了以下内容:转型期农民婚姻家庭观,包括择偶观、婚姻观、性观念、生育观和养老观的现状、特点和受影响因素;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和代际关系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转型期农民婚姻家庭观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情况。重点分析了农民的婚姻家庭观对夫妻关系中夫妻冲突的影响、对代际关系中亲子关系类型的影响、对与老人间代际冲突的影响,揭示了婚姻家庭观与家庭关系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从影响农民个体价值观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转变农民婚姻家庭观以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婚姻家庭观中的择偶方式、性观念、离婚态度、结婚目的、生育目的、生育数量、生育性别偏好、养老方式的价值诉求和孝道思想等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较大影响。研究的另一点发现是:农民婚姻家庭观念的一致性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