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传媒环境成为影响青少年的重要社会环境之一。大众传媒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体育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也逐渐密切,大众传媒中的体育信息传播成为了体育业与传媒业发展的共同需要。在西方,很多国家早已经开始广泛地通过大众媒介来推广大众体育,将媒介的宣传工作放在了大众体育活动重点及未来计划中的重要位置,旨在通过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来影响大众的体育行为。虽然大众媒介的体育信息传播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是却忽略了媒介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体育生活的影响。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青少年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接触情况和对体育态度、行为的影响,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更好促进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咨询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上海市包括初中、高中和大学在内的9所学校共439名青少年。并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所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对青少年接触大众传播媒介体育信息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且系统的研究,客观地描述了青少年体育信息媒介接收行为、体育消费行为、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的过程及特点,初步揭示了青少年接收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对他们体育态度、行为产生的正负面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少年自身具有的差异性导致他们接触体育信息行为上的不同。青少年对媒体所传播的体育信息的关注程度、接收渠道、接触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93%的青少年每天收视体育赛事信息的时间少于1小时,仅有7%的青少年学生每天收看体育比赛的时间超过1小时。(2)青少年接收体育赛事项目的偏好、动机及限制因素基本一致。在体育赛事项目的选择上都对篮球(26.9%)、足球(18.9%)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收看体育赛事的动机是为了欣赏精彩的体育比赛(38.3%)、出于个人爱好(15.3%)、丰富课余生活(15.2%),限制他们接收体育赛事信息的主要因素为学习压力过大没时间(63.4%)、没兴趣(28.9%)。(3)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状况不容乐观,运动项目选择上出现性别差异。63.2%的青少年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5.7%的青少年从不参加体育活动。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男生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对抗性、趣味性较强的如篮球、足球等团队性运动项目,女生更喜欢如羽毛球、游泳这些对抗性较小的运动项目。(4)大众媒介的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主要集中在媒体对假球、黑哨、兴奋剂的使用问题的报道,扭曲了他们的传统体育道德观(23.3%)、传播错误的体育知识导致青少年对体育知识产生不正确的认知(12.3%)、羡慕、追求传媒中运动员的富有与名利(10.7%)、崇拜体育暴力节目中的人物,甚至模仿此暴力行为(6.9%)。(5)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的得分情况显示,青少年的得分情况总体高于平均分,男生的平均得分高于女生,说明青少年的体育态度大多处于积极的状态,男生比女生的体育态度更积极。(6)大众媒介传播的体育赛事信息对青少年体育态度及行为均起到了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体育信息越关注的青少年,他们的体育态度就越积极(r=0.322,p<0.001),青少年对媒体中体育赛事信息的越关注,他们的体育行为就越积极(r=0.385,p<0.001)。(7)青少年的收视行为、体育态度对体育行为影响显著,体育态度是收视行为影响体育参与行为的一个中介变量,在收视行为解释体育行为时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基于体育赛事信息传播情况及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下对策:拓展体育信息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打造体育文化传播精品,提升媒介市场核心竞争力、通过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奠定“健康中国”之基石、强化体育新运动的传播,促进青少年运动参与;遏制体育信息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实现媒体从业者的法律管制与道德自律相结合、通过技术控制净化大众媒介体育信息传播内容、强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现青少年的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