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具体实践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的提出“武力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一国两制”以及“和平统一”独具特色的对台政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两岸关系要以“和平发展”为主题,是根据当前的国际环境和两岸发展新形势,以及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所做的过渡性安排。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本着“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共识下在北京举行会谈,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这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正式打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而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是这次会谈的最大收获,也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新突破。本文紧紧围绕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发展过程进行探讨分析,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设立。阐述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设立的背景和依据,通过对当前的国际局势,大陆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及台湾岛内发展困境的分析,得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设立举办有其必要性。第二部分,首先回顾历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运用横向比较分析法和纵向比较分析法得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取得的成效及现实意义,表明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和平发展的关系,根据前两部分对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深入剖析,总结得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是和平发展在两岸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然而和平发展是两岸实现和平统一这一终极目标之前所做的过渡性安排,是两岸目前的必然选择,也是两岸发展的现实需求。只有把握好两岸和平发展的步伐,才能向终极目标迈进,因此当前需要把握好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为切入点,以两岸民众为载体,以给两岸人民带来福祉为根本,将看得见、摸得着、深入民心的政策为关注点,将论坛中达成的各项建议梳理出来并运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把握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向,更加充实了和平发展的务实性,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沿着和平发展的方向,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为最终实现和平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