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Graves病(简称GD)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121碘治疗Graves病已有70余年的历史,因其价格便宜,副作用少,方便,有效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然而,121碘的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疾病状态,甲状腺重量,摄碘率,131碘剂量和个体敏感性等。至今仍没有一个共识能对131碘治疗Graves病的转归及危险因素做出一个明确的描述,因此,多因素分析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分析了2005年-2010年在我院予131碘治疗的1007例Graves病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电话随访,探索131碘治疗后转归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2010年在邵逸夫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007例Graves病患者为观察对象,记录其详细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甲亢家族史、药物治疗史,甲状腺肿大程度,吸烟史,颈部淋巴结肿大程度及手术史等。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TSH,总TT3,总TT4,游离T3,游离T4,TPOAb、TgAb)、摄锝率;甲状腺重量,口服放射性碘剂量等。所有患者在131碘治疗前均停用抗甲亢药物及含碘食物至少1周,在核医学科接受131碘治疗。所有入选患者采用计算剂量法一次性口服放射性碘,并告知注意事项。若症状严重,不能缓解,可加用p受体阻断剂及碳酸锂等。治疗6个月后若仍有甲亢,可再次行同位素治疗。所有接受同位素治疗的患者均在2011年通过电话随访,并结合患者之前在当地医院及我院就诊的记录来确定甲状腺功能状态。结果131碘治疗后随访,有766例完成随访。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恢复正常102例(13.4%),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536例(69.9%),治疗后仍为甲亢128例(16.7%)。其中128例甲亢患者中包含一部分初次治愈后再次复发的患者。根据甲状腺重量分为三组:甲状腺重量低于30g的患者,甲减发生率78.2%,治疗有效率90.1%,30-60g之间的患者甲减发生率74.8%,治疗有效率88.1%,大于60g的患者甲减发生率58.1%,治疗有效率72.3%,P值<0.01。根据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发病时间短于3个月的患者甲减发生率89.1%,治疗有效率97.8%,3个月-12个月之间的患者,甲减发生率75.4%,治疗有效率90.8%,大于12个月的患者甲减发生率63%,治疗有效率77%,P值<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间短于1年,甲状腺重量低于60g和二次同位素治疗患者更容易出现甲减。而甲状腺重量高于60g,病程大于1年患者需使用更高的同位素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结论发病时间短于1年,甲状腺重量低于60g的Graves病患者经131碘治疗效果好,但更容易出现甲减,而发病时间长,甲状腺重量大于60g患者需要更大的131碘剂量来获得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