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生态规划应从系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以及生态导向性四个深度探索生态导向的环境规划与管理,并以人与自然相和谐,社会、经济、自然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研究领域不限于物质环境上,应扩展到人与自然共荣、共存、共生的复合系统。规划目标和评价标准以社会、经济和自然三方面来衡量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准则,规划方法须广泛应用和吸收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手段,进行模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生态关系,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通过对渭滨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以及对渭滨区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探究该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研究过程中引入 SWOT工具对生态区建设的优劣势进行技术分析,并针对该区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法。论文以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辩识方法研究为引线,重点探讨了生态区建设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展开对生态区建设规划方法的深入探讨,生态区建设规划模式构建方法以及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方法等诸方面的研究和论述。根据关于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结合宝鸡市渭滨区的实际情况,对宝鸡市渭滨区生态人居环境进行汇总和分析,对原有的生态村和生态户进行整合重组,将渭滨区生态建设所需规划的主要目标,阐明了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需要从产业转型构思、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几个方面来实现。 课题研究得出结论,渭滨区生态建设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指标的数值表明其在社会进步方面已达到建设生态区目标,今后要规避该区在生态发展中的规划缺陷,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