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细胞因子CKLF1-CCR4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筛选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利用减数抑制杂交技术以PHA刺激U937细胞,首次在国际上成功克隆出一个新的具有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即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CKLF1属于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chemokine-likefactor super family,CKLFSF)成员,CKLF1引起的炎性反应尤其和哮喘发病某病程的病理改变相似。而CKLF1末端多肽与CKLF1具有相同的受体,表现出CKLF1的拮抗作用。对CKLF1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根据上述结果,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进行了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研究:采用同源模建方法基于氨基酸一级序列构建受体CCR4的三维结构,以氨基酸残基保守性来保证序列比对的可靠性,以疏水性标度和同源蛋白密度图方法修正了模建结构;采用了折叠识别和从头预测两种方法基于CKLF1-C19的一级氨基酸序列模建了CKLF1-C19在近天然环境中可能的三维结构;对受体采用相关突变分析的方法预测了其可能的结合位点,对配体则进行了二级结构稳定性的预测和溶剂可及化表面分析,发现二者有着相匹配的电性表面区域。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受体配体相互作用,以电性互补特征结构约束对接结果,大概率对接事件推测出配体对于与受体结合而言可能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一个三肽片段。以此三肽片段作为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先导,模拟该小肽分子的空间和电性分布设计了两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硫脲类和2-氨基噻唑类。共合成68个新结构类型的目标化合物。硫脲类目标物由异硫氰酸酯片段和由盖布瑞尔法制得的伯胺加成获得,2-氨基噻唑类目标物以1,3-二氯丙酮和硫脲环合的产物4-氯甲基-2-氨基噻唑偶联酰氯和仲胺得到。它们的结构均经MS、~1H-NMR波谱确证。同时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采用Boyden小室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分别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对CCR4天然配体-CCR4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9、12、23、27、38#等5个化合物对CCR4三种天然配体的趋化作用均有抑制作用。根据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其中硫脲类结构的趋化抑制活性较优;多杂原子中心和碱性N原子之间的链接臂空间上以3个碳原子链长的趋化抑制活性为最佳;芳基侧链部分以取代有极性基团的芳杂环基趋化抑制活性为优。这些信息,这对进一步开发CCR4广谱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体来说,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为从蛋白到小分子药物的获得提供了一个便捷可信的途径,使得药物研究更加理性化,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研究的盲目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肌电图仪客观地评价双侧唇裂功能性修复后唇部肌的动态效果.方法:利用肌电图仪,对25例用直线缝合法修复后的双侧完全性唇裂和20例用口轮匝肌成形的肌功能恢复性方法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颗粒凝集法测定患儿血清IgM的抗体,对每位患儿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回顾分析总结肝脏血管瘤多排螺旋CT影像特征,明确肝脏血管瘤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整理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月间58例确诊肝血管瘤患者,着重梳理分析其多排螺旋CT平扫及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重度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度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
心血管疾病是西方国家患病率和病死率第一位的疾病。现在已有证据证实microRNAs(miRNA)是调节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许多疾病的关键调节因子。最近发现,通过不同的载体,miRNA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比较人牙根髓与冠髓培养细胞的特性,探讨牙髓干细胞在牙髓中的定位.方法:用组织块法分别培养人根髓、冠髓细胞,观察并比较两者的培养成功率、细胞贴壁率、细胞活性、增
目的 观察血管内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血管内治疗,其中直接栓塞62例,支架辅助16例。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栓塞,根据改良Raymo
目的利用动态心电图对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早搏进行判断。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3例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心电图(DGG)室性早搏的发生规律与病种、运动的关系进行观测,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