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我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业日益成为就业吸纳的主力军。研究服务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平稳有序转移。本文收集了大量的数据,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服务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本文以单项指标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的服务业无论是在发展规模以及就业的吸纳能力上,都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同时,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分析中,得出我国劳动力转移质量普遍偏低的结论。其次,根据已有文献和相关理论,通过机理分析和构建理论模型发现,我国服务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促进作用。然后,综合政策导向,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测度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方法,即建立一个全面的指标体系(包含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和潜力竞争力),利用熵值法以及我国31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出服务业发展综合水平系数,以求全面反映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代表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并以此作为核心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综合水平系数每提高1个单位,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0.272万人。服务业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力量,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和结论,做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