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官巨大性是四倍体植株的最显著特征,为了进一步提高小报春的观赏价值,本文利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小报春种子,诱导四倍体,从而增加其花朵直径,提高小报春观赏特性。结果表明: 1.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不同,四倍体的诱导率不同,其中1.0g/L处理48h诱变率最高,达到13.4%,全部20个处理共诱导出94株四倍体变异植株。所诱导出来的四倍体小报春和二倍体相比较,植株叶片肥厚,叶柄粗壮,叶色较深,花葶粗壮,四倍体植株花冠直径平均为2.14cm,比野生种增加1.1cm,表现出多倍体的巨大性。 2.分别以四倍体和二倍体小报春作父母本,研究他们之间的杂交特性,结果表明:4x×4x、4x×2x、2x×4x都能产生种子,杂种F1代种子形态特征受杂交母本性状的影响,当二倍体作杂交母本,多形成没有胚乳和种胚的空种子;四倍体做母本,大部分种子瘪小,解剖发现胚乳发育不良或无种胚。F1发生性状分离,三个杂交组合共产生12株二倍体,39株四倍体,11株三倍体和33株非整倍体,F1四倍体植株的生物学和细胞学特性与杂交亲本相比,无显著差异。 3.本文以二倍体小报春的幼嫩叶片和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探讨小报春植株再生的最佳培养基组合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叶片在MS+6-BA2mg/L+NAA0.1mg/L培养基上,平均每一叶片能分化出0.6~9.7个不定芽;但在此培养基上平均每一腋芽能分化出30~50个不定芽,远大于叶片的再生能力,在上述培养基上接种四倍体小报春的腋芽,在2个月内即可获得大量的再生四倍体小植株,本文通过此方法共繁殖四倍体小报春150多盆。 4.在本研究中首次发现小报春短花柱等长变异体H-1和自花结实的长花柱等长变异体H-2,H-2具有长花柱雌蕊特性和短花柱雄蕊特性,花药相对于花冠筒的高度远高于长花柱类型的花药高度,而H-1与H-2正相反,关于其产生的原因,初步断定是秋水仙素诱导产生的非倍性效应。 5.小报春是以5为基数的单瓣花,本研究观察到栽培小报春群体中出现多瓣片突变体变异,多瓣片突变体在花眼位置生出一轮小的花瓣(1-5枚),小裂片成梭形或心形,大小不等,长度为1-4mm,小与正常花瓣裂片,多瓣片突变体为培育重瓣小报春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小报春四倍体的成功诱导和组织培养无性扩繁技术的建立,为小报春的进一步的利用或引种报春花属其它种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