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售电商购买电力。空调负荷是系统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变频空调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空调具有热储存能力,可以进行负荷调整,且其响应速度快,潜力大,是重要的需求响应资源。随着新能源技术和电气仪表的发展,用户可以安装光伏装置,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在未来的电网中,分布式发电和储能也是重要的新型需求响应资源。新能源最大的特点是间歇性和随机性,为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研究如何将光伏上网电量最大限度的接入电网,调用空调需求响应资源和储能设备平滑其预测值的偏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变频空调的负荷模型出发,研究了空调群组的需求响应潜力,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光伏上网的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分析了各类广义需求侧资源的调用情况,分析了影响储能设备利用率和消纳光伏预测偏差的资源分布的相关因素。首先,对广义需求侧资源进行建模。在房间一阶热参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变频空调的功率、冷量与频率、室内外环境温度的拟合关系,建立了单台变频空调的负荷模型。分析了单台空调的运行特性和需求响应潜力特点。提出了通过统一最大削减功率持续时间控制空调群组的方法,设计了空调群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流程。考虑空调退出受控时的反弹负荷,设计了空调退出受控的流程,分析了室外环境温度变化时的空调群组的需求响应潜力特点。建立了模型描述了光伏发电出力及其不确定性,考虑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投资维护成本提出了蓄电池的单位电量调度费用。然后,从售电商的角度,研究了用户安装光伏装置,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运营模式,蓄电池作为储能设备低电价时充电,高电价时放电,售电商提供需求响应服务响应系统削峰需求。为保证经济性且在日内调度时有足够的需求侧资源消纳光伏发电预测值的偏差,建立了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确定了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和空调群组的调用时段,建立了以售电商收益最大为目标的日前调度模型,以机会约束考虑了光伏预测值偏差,将其转换为确定性等价条件求解。建立了以不平衡量最小和调整量最小为目标的日内调度模型。建立了日内跟踪效果评估指标,仿真验证了在日前考虑光伏预测偏差对日内跟踪效果的改善和售电商收益的提高,分析了置信水平的影响。最后,建立了广义需求侧资源效用指标来评估广义需求侧资源的调用情况,包括日前柔性备用资源调整量占比、蓄电池转换电量和售电商收益。对分时电价价差、光伏用户数量、系统削峰需求、天气变化的场景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