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相盆地的细粒沉积岩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组分(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长英质矿物等)的杂乱混合、有序排列和纹层叠置。这种矿物成分的多样性、微观纹层叠置的复杂性都体现出了细粒沉积岩的“混合”特征,因此,湖相盆地中的细粒沉积岩实际应为广义的细粒混合沉积岩。论文以沧东凹陷孔二段深水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厘米级岩心观察与描述、薄片鉴定以及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细粒混合沉积岩的矿物组成、岩石类型、混积样式及组合类型等,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细粒混合沉积岩形成的环境特征、形成条件和主要控制因素,同时对细粒混合沉积岩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沧东凹陷孔二段以较高的碳酸盐含量和长英质含量、较低的黏土含量以及方沸石分段发育为特征。根据主要矿物的相对含量,可将细粒混合沉积岩划分为云(灰)质细粒混合沉积岩、长英质细粒混合沉积岩和黏土质细粒混合沉积岩三大类,研究区以前二者为主,黏土质细粒混合沉积岩很少发育。沧东凹陷孔二段深水细粒混合沉积岩主要表现为组分混合和组构混合两种混积样式,依据微观的混积矿物组分和组合关系,将组分混合细分为CM1、CM2两种类型,将组构混合细分为SM1、SM2、SM3、SM4四种类型。宏观上可识别出四种垂向组合形式:长英质-云英互层-云质的垂向组合、长英质-云质的垂向组合、长英质-云英互层的垂向组合、云英互层-云质的垂向组合。元素比值法综合分析认为,沧东凹陷孔二段沉积期整体为温暖潮湿的沉积环境,同时伴随有相对炎热干旱气候的出现。在气候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陆源碎屑供应充足,水体为贫氧的还原环境,水体盐度较低;在气候相对炎热干旱的环境中,陆源输入较弱,碳酸盐矿物较为富集,水体偏氧化环境且盐度较大。细粒混合沉积岩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变化和陆源碎屑供应强度的综合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混积样式的细粒混合沉积岩及其垂向组合。此外,通过岩石热解、TOC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认为沧东凹陷孔二段各类细粒混合沉积岩的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差别不大,以Ⅰ型和Ⅱ型干酪根为主,且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依据有机质丰度可确定长英质细粒混合沉积岩为有利生烃岩石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