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对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准实验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etern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科技、高速度、高信息化的世界,科学技术以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速度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的竞争,而是国家的整体素质的竞争。然而根据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我国公民低下的科学素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对学生个人与社会都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信息技术课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寻求基于信息技术课来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为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在本文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来了解国内外关于科学素养的培养的研究现状,以及基于信息技术课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水平。通过调查研究法来了解实验前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水平,以及经过教学干预后学生科学素养的水平,进行比对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实验研究法进行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从而探讨信息技术课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否有效。本文选取的是桂林市第十七中学初一一班和初一六班。其中,初一一班为实验班(45人),初一六班为控制班(38人)。教学结束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相比,基于信息技术课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在促进学生的科学情感与价值观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则没有显著的优势。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作者对基于信息技术课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教师要重视对教材的挖掘,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也包含了其他许多科学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内容的故事性、科学性都很强,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疑问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深入的思考。教师要学会让学生们针对具体问题或现象,用自己的语言去发现和表达,让学生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使学生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用好教材和网络这两个重要的载体,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组织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来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实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四种常用供水方式特点的比较,选择出适合商用写字楼用水特点的供水方式,并根据超高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区布置:通过总结我国目前部分超限高层的消防和给水系统设计的情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最复杂、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其中,土地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农村土地制度直接影响着我
青少年教育一直是国家教育的根本,幼儿园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既应该顺应国家学前教育的基本政策,确定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方向和目标,也应该在顺应政策的基础之上满足不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