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浮雕CAD/CAM研究与设计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淄博质恒工贸有限公司为满足市场对浮雕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委托数控技术与装备课题组开发图像浮雕CAD/CAM软件和三轴数控雕刻机。文章对图像浮雕CAD/CAM、三轴数控雕刻机的关键环节做了详细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深度灰介图作为浮雕CAD/CAM处理的数据源,并对其做了预处理。为了满足精细浮雕加工要求,对细节模糊的图像运用高反差保留与双边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了细节增强。采用CB形态学滤波、高斯滤波、线性光混合等实现保留图像细节的滤波,可使浮雕产品表面变得比较光滑。运用最邻近插值算法、双线性插值算法或三次卷积插值算法实现图像的缩放,以与加工幅面进行匹配。2、引入灰度心理学公式获取图像像素点灰度。将图像灰度数据与加工深度要求作线性或非线性(幂指)映射,得到浮雕模型高度数据。3、为得到局部表面光滑且更符合实际物体高度情况的浮雕模型,使刀具可以柔顺的在工件表面运动,引入SFS算法,根据图像强度得到图像像素点高度。将RGB颜色空间转换为LUV颜色空间获取像素点亮度值,用亮度代替强度,用线性化方法求解SFS问题。4、由于图像处理涉及庞大的数据量,CAM模块的数据处理舍弃了传统的数据结构形式,选用操作文档的方式。针对图像灰度数据、高度数据、刀路数据等建立相应文档,通过自定义数据格式存储、读取方式来进行数据通讯。文章采用直接法和7次Bezier曲线拟合方法得到浮雕数控加工代码。5、文章重点研究了开放式数控雕刻机系统的五层架构方式和数控加工程序的解释和执行。用软件总线将数控系统模块与操作系统分开,使功能运行简洁有效。建立中间过渡文件,改变传统数控加工程序的解释和执行过程,将数控加工程序的预处理和插补过程分开执行,提高了机床运行效率和机床稳定性。并对数控雕刻机系统的其他关键部分做了详细研究。例如PCI数据卡的操作、运动轴电气设计、机床安全环节设计、主轴电气设计、图形显示设计、多任务实时处理设计等。6、介绍了差分原理和二维数控差分插补。在二维数控差分插补的基础之上研究了三维空间直线数控差分插补理论。对插补误差做了详细研究,得出误差不超过0.707个脉冲当量。同时也研究了插补过程的加减速控制和插补效率,并对插补算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研制了三轴数控雕刻机和浮雕CAD/CAM软件,通过五角星、空间斜面汉字和图像轮廓的加工实验验证了三维空间直线的差分插补算法的准确性和数控雕刻机的稳定性。通过加工实验验证了基于灰度-高度模型的浮雕CAD/CAM算法和基于SFS获取高度模型的浮雕CAD/CAM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并且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后者优于前者。
其他文献
通过广泛调研和分析,介绍了泡沫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微泡沫的主要性质与驱油特性,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微泡沫生成方法,微泡沫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微泡沫提高采收率技术
目的观察便秘小鼠结肠肌的电生理变化。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建立便秘模型,然后测定其小肠结肠段的肌电,并分析其电生理活动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便秘
<正>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小学分校语文教研活动以课改为主线,专题为念珠,表现为一种链式的、层进性的形式,采用“一学一写,二上三评,一讲一思”的教学主题模式向前推进。
笔者在本学年担任我院2007级三年制护理2、7班外科护理学的理论及实训指导教师,在进行外科刷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实训内容考核时,采用分组进行的方法,每个班级分为5组,首先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上海自贸区"试验田"的建立,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问题迅速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发
袁厉害群体型收养病残弃儿的行为,不符合法定收养条件且未办理收养登记而属于违法收养,并由此导致"1.4火灾事故"发生,构成失火罪。社会公众、媒体和当地政府对袁厉害的违法行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尽管如此,课堂教学依然是一种基本而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是其他媒介所不可替代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在
<正>在数学社团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了一些调查活动,如环境、交通、运动、经济等,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写出小调查、小报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从长勺之战的历史背景、作战方式等角度出发,通过阅读《东周列国志》相关情节,解读《曹刿论战》的阅读疑点,明确疑点产生的原因与《左转》的写作风格相关。
本文着重阐述了生态旅游内涵的三个层面 ,即 :作为旅游发展模式的生态旅游 ,作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 ;作为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的生态旅游。对生态旅游认识在目的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