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和治理丑闻事件全球频发,上市公司内控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逐渐被企业的监管者和投资者意识到。我国监管部门发布了一些关于内控信息披露的规范和指引,企业的内控建设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健全,尽管如此,内控信息披露违规案件时有发生。2015年3月12日,长江证券的某投资项目未通过发展战略委员会审议就直接签署了相关协议并划转了部分款项,此行为被发现后引起公司董事、监事的强烈谴责,也引发投资者对长江证券内控风险信息披露的担忧,内部控制风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于是,关于内控风险信息披露的研究变得更加意义重大,它能够提供给内控信息使用者更多经验证据,使他们对企业的风险规避措施和将来受到风险袭击的可能性有更加清晰明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其决策的准确性。通过剖析我国上市公司内控风险信息披露状况,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有效对策建议,对监管机构制定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发行人如何规范信息披露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投资者获取更为准确、完整的投资风险信息、改善投资决策依据的可靠性及指导其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为确保上市公司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公司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向投资者报告,必须进一步明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的有关风险披露的部分,做到披露的风险信息充分、详尽,保证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通过了解风险信息来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本文以沪市A股875家上市公司2014年披露的年报和内部控制报告为研究样本,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内部控制风险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风险指标来评价公司内控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其披露质量的因素,将内控风险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与公司治理因素,中介机构因素和公司财务状况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内控风险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两职合一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是受其他因素影响则不太明显的结论。总之,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风险信息进行研究,旨在加强内控风险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提高其披露质量,让使用者获得更多需要的风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