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派遣制度一种新型的劳务雇佣模式,起源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劳务派遣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快速的发展,传统的雇佣式劳务形式已经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要一种更有效率、更合理化的劳工雇佣方式,这不仅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市场环境复杂,在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务派遣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有力体现,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强了人员调动的便捷性,给劳务派遣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是,由于劳务派遣制度有着较大的弹性,在其给企业带来许多现实益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些企业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非法手段,这是因为如果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了正式的用工合同后,企业必须为其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医疗保险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从事的往往不是核心技术工作,劳务派遣者从事的工作的“三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获得与企业正式员工相同水平的劳务报酬,使得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本文着重探究劳务派遣制度设立背景、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劳务派遣现状,揭示我国劳务派遣前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同工不同酬问题;劳动者个人权益受到用工单位或劳务派遣单位的侵害,无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务派遣单位进入市场门槛过低导致较多不合格以派遣劳动者为主营业务的单位出现。从现状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分析对策,比如细化《劳动合同法》内容,使劳务派遣制度更加细致、明确;出台相应法律解释;针对派遣领域、派遣期限、报酬待遇,法律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的成立,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审批制度,这会更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从事劳务派遣工作的单位进行监管。为了使劳务派遣能够良性循环更好的发展,法律必须作出明确细致地规定,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劳务派遣制度的价值和追求所在。鼓励各方积极主动地遵守法律,提高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予以处分,给劳务派遣制度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