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诱导亚硝化污泥快速颗粒化及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硝化颗粒污泥以其致密的结构及突出的沉淀性能,成为目前新型脱氮工艺研究的热点。然而,自养型硝化细菌生长缓慢,导致颗粒形成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制约着亚硝化颗粒污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因此,如何快速培养亚硝化颗粒污泥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晶核假说”作为理论依据,利用颗粒活性炭作为亚硝化污泥的载体来促进颗粒的形成。采用两组平行SBR反应器,R1反应器中投加颗粒活性炭,R2反应器不投加,其他运行参数保持一致,探究颗粒活性炭载体对亚硝化污泥快速颗粒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颗粒污泥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过程中的亚硝化性能及稳定性。  在亚硝化颗粒污泥快速启动阶段的研究中,以投加高氨氮的生活污水为进水,采用颗粒活性炭载体的R1反应器仅用22d便成功实现颗粒化,比不投加载体的R2反应器启动时间缩短将近二分之一,平均氨氮氧化率为97.0%,平均亚硝化率为98.1%,较R2反应器的亚硝化效果更加稳定高效。通过颗粒污泥形态及粒径的变化说明投加颗粒活性炭节约了初始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提高反应器内的MLSS,加快亚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通过颗粒活性炭的刺激,R1反应器中EPS和PN/PS比值增大,使细胞疏水性增强,颗粒更快形成,颗粒结构更加紧密,沉降性能更加突出。  颗粒形成后,为了实现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目的,从第70d开始降基质条件下亚硝化颗粒污泥的运行研究。经过20d的运行,R2反应器中颗粒平均粒径从689.300μm增长到902.780μm,平均亚硝化率为89.2%,而R1反应器中颗粒平均粒径从963.100μm增大到1196.600μm,平均亚硝化率高达96.3%。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为67.5~73.2mg/L的条件下,颗粒活性炭的投加对亚硝化颗粒污泥粒径的快速增长仍有促进作用,EPS含量的增加与粒径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投加颗粒活性炭对于提高颗粒污泥的亚硝化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降基质条件下稳定运行至第91天时,开始直接以实际生活污水作为进水。在运行的60d内,R1反应器的氨氧化率和亚硝化率分别维持在88.0±2.0%和92.5±2.0%,高于R2反应器的86.0±2.0%和87.5±2.0%,实现了常温下对生活污水的长期稳定亚硝化处理。在稳定运行阶段,R1和R2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平均沉降速度分别为0.004~0.012m/s和0.003~0.007m/s,平均湿密度分别为1.056g/cm3和1.048g/cm3,平均含水率分别为93.1%和93.4%。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的投加有助于提高并维持颗粒污泥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机械搅拌和长时间储存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独特的颗粒结构是R1反应器内亚硝化颗粒污泥长期维持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亚硝化颗粒污泥的研究,实现了对生活污水高效稳定的亚硝化处理,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在多高层钢框架抗震设计中,梁柱节点的连接形式及耗能能力占据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钢框架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达到“强节点弱构件”、“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目前钢结
本文对张拉整体结构的代表——索穹顶和佐治亚穹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计算分析,并总结了张拉整体结构的结构特性和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几个新形式的圆形与椭圆形张拉整体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大量的公路属性数据,以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高对公路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变得非常重要,该文庆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公
该文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CO的产生规律.从地下气化的化学反应过程分析了气化过程CO的化学反应特性,建立
长江下游安徽段现代河床大多发育在疏松沉积物上,河岸绝大数属全新统第四纪沉积物,可动性强,崩岸经常发生,给两岸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河床演变学认为河岸稳定性与河道横向
运用自行研制的高压K固结仪,作者模拟研究了300m深度范围内不同应力路径下砂土和粘土的K固结特性和剪切特性,取得了深土加、卸载过程K值和深土剪切特性指标c、ψ值沿深度的变
独塔斜拉桥因其造型美观多样、受力性能合理,广泛应用于城市和景观桥梁。但是,地震中独塔斜拉桥也暴露出了强度不足、延性有限等抗震性能问题。因此,根据独塔斜拉桥的震害特征,开
该文对钢筋混凝土大悬臂T形桥墩墩帽的开裂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即弹性理论分析——《规范》法;非线性理论分析——截面有限层法;有限元模拟裂缝发展分析;同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面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为了实现城市交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大量地铁等地下交通工程正在兴建。然而地铁地下结构的存在破坏了原有场地的完整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