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基因Beclin 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m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喉癌是头颈部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机制不甚明确。从基因水平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方式。目前,人们对程序性死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由caspase介导的细胞凋亡(1型细胞死亡)和非caspase介导的自体吞噬(2型细胞死亡)。细胞进行自体吞噬时,细胞质中的线粒体等细胞器首先被称为“隔离膜”的囊泡所包被,然后被运送到溶酶体/空泡中降解。研究表明自体吞噬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Beclin 1与Bcl-2家族有关,其位于染色体17q21,是自噬重要的正调节因子。有文献报道染色体17q21的等位基因缺失在卵巢癌中高达75%,乳腺癌为50%,前列腺癌中为40%。研究表明Beclin 1杂合性缺失是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原因之一,是一个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Beclin 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分期、肿瘤发生部位、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eclin 1在38例喉癌及20例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及X2检验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1.Beclin 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95%(11/38)和70%(14/20),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2.Beclin 1在高分化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5%(7/20),在中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率为22.22%(4/18),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3.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Beclin 1的表达率分别为12.5%(2/16)和40.9%(9/22),两组有显著差异。 4.临床分期Ⅰ-Ⅱ期喉癌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率为40%(6/15),而在Ⅲ-Ⅳ期喉癌组织中为21.74%(5/23)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5.Beclin 1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3.08%(3/13),在声门型喉癌组织中表达率为32%(8/25),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研究表明Beclin 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说明Beclin 1的表达异常与喉鳞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6)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P-1)诱导分化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构建ROP16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THP-1细胞,筛选得到稳转细胞系,使用佛波脂诱
同学们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之后,感受到了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通过本章的学习,会进一步感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rn一、感受二元一次方
期刊
穿衣服也要讲究顺序,先内后外,如果倒过来,会很搞笑.顺序,即指次序,我们为什么要重视顺序呢?请看张院士为我们讲解.事物的顺序,有时候是很重要的.打扑克牌,能不能得到胜利,要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提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深刻阐述了学习的内容、领域、范围、方
文章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识图现状分析,提出提升施工图识读能力的路径与培养方法.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呈逐年不断上升趋势,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明显地区性差异,国内冠心病的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成都位于西南,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非腹腔型隐睾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院2007年3月到2007年9月间收治的非腹腔型隐睾病人47例,随机分为开放手术组(23例)和腹腔镜
5G这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促进信息网络从消费互联网转型为工业互联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化互联,并有效融合网络和业务,进而形成相应的服务模式.而
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是初中数学课程四大领域之一的“数与代数”的重点内容.学习方程都要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组)”的数学化过程,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  在本章中,我们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相关概念,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核心思想——模型思想与化归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运用方程思想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学习目标  1.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组的过
期刊
环形路上的相遇问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应用中的经典问题之一.由于其规律的隐蔽性特征,使得部分初学者在分析理解上无所适从.下面,我们从教科书上一道习题入手,通过深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