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S蛋白酶体对SVZ神经干细胞增殖潜能的调控作用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ema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小鼠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20S蛋白酶体的表达,以及机体老化进程中SVZ 20S蛋白酶体的活性变化,旨在揭示蛋白酶体活性改变对NSCs增殖潜能的影响,为延缓机体衰老进程提供新的突破方向。方法:将小鼠分为胚胎(Embryonic 14 days, E14)、新生(Postnatal day, P0)、幼年(Postnatal 30 days, P30)、成年(Postnatal 60 days, P60)、老年(Postnatal 540 days, P540)5组。1.应用20S蛋白酶体/nestin(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SVZ NSCs 20S蛋白酶体的表达。2.提取E14、P0、P30、P60、P540小鼠SVZ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小鼠20S蛋白酶体的表达变化。3.提取E14、P0、P30、P60、P540小鼠SVZ蛋白,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年龄阶段小鼠20S蛋白酶体的活性。4.将1μl MG132(30mg/kg)注入成年小鼠侧脑室,分别在3d、7d后腹腔注射BrdU (5mg/kg),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rdU阳性细胞数,检测蛋白酶体抑制剂对NSCs增殖潜能的影响。结果:1.20S蛋白酶体免疫阳性细胞沿侧脑室侧壁分布,阳性细胞呈圆形,胞浆与胞核内均可见阳性表达,并且20S蛋白酶体阳性表达与NSCs标志物nestin共存,提示20S蛋白酶体可能对NSCs具有调控作用。2.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年龄增加20S蛋白酶体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其中胚胎小鼠SVZ 20S蛋白酶体表达量最高(1.22±0.1),老年小鼠20S蛋白酶体表达量最低(0.6±0.0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蛋白酶体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加蛋白酶体活性出现递减趋势,其中胚胎、新生、幼年小鼠20S蛋白酶体活性显著高于老年小鼠(P<0.05),但成年小鼠与老年小鼠20S蛋白酶体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G132干预实验结果显示注入MG132 3d、7d后脑室SVZBrdU阳性细胞减少,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注入MG1323d后BrdU阳性细胞数减少(2±0.1),与溶剂对照DMSO组(2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MG132 7d后BrdU阳性细胞数减少(3±1),与溶剂对照DMSO组(8±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蛋白酶体活性降低可导致NSCs增殖潜能下降。结论:1..NSCs表达20S蛋白酶体,且随年龄增加SVZ NSCs 20S蛋白酶体表达量及活性逐步降低,提示20S蛋白酶体活性降低可能是导致NSCs衰老进而使机体老化的关键因素。2.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NSCs的增殖潜能,提示蛋白酶体功能异常导致NSCs库耗竭可能是衰老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综合计算化学、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运用虚拟筛选,分子模拟对接、化学合成以及生物活性测试等方法,筛选、设计合成了具有新颖结构的SENP1小分子抑制剂,并进行了抗前列腺活性的体外研究。论文主要是对于SENP1的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体外生物活性的测试。SUMO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由于其修饰的底物蛋白的多样性,因此在细胞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广泛参与转录因子活性调节、发育、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无锡地区2014~2016年期间疑似尿路感染患者889例,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和流式细胞技术在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 K)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检者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值将329例受检者分为骨质疏松组12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问题已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寻找新的可能对付耐药菌感染的方法已迫在眉睫。本课题通过对两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学进行
第一部分:Sil1及其片段在毒胡萝卜素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内质网(ER)应激及ER相关分子伴侣参与了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作为ER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及
摘要: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倾向,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活动教学,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促进学生发现探索和实践技能的发展。在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发展和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本文在“全实践”理念的指导下,对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