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影像估测火烧迹地表层土壤有机碳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j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碳是高纬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分。本文以遥感数据和火烧迹地土壤有机碳实测值为基础,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用交叉有效性筛选VIP≥1的变量及用偏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建模估测火烧迹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可行性。建模结果表明:K-T1、K-T2、TM2、TM4和TM5/TM4对模型的贡献较大,VIP值分别为1.5116、1.1915、1.3545、1.2242、1.4275,缨帽变换(Tasseled Cap)前两个成分贡献率高于原始TM2和‘TM4,比值波段贡献率要高于单个原始波段。本研究生成了火烧迹地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g·kg-1)分类图,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150-200g·kg-1和200-250g·kg-1的土壤有机碳所占总估测土壤有机碳比例最大,分别为23%和23.58%,该图可以很好地预测了火烧迹地SOC分布;本研究生成火强度等级图,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表明:重度>中度>轻度,与其他研究不同,可能是由于取样时间间隔或植被自身新陈代谢的原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本研究估算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结果表明火烧迹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重度>中度>轻度。得出火烧迹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为12.53kg/m3,总火烧区面积为15.24×106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0.24×106kg/m3,火灾释放土壤有机碳大约为2.99×106kg。未火烧的对照样地和火烧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都高于孙维侠等估测0-1m黑龙江省棕色森林土的10.48kg/m3,低于草甸土18.70kg/m3。杨金艳等研究了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密度,认为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变化范围为9.37-22.01kg/m3,本研究在这个变化范围之内,同时也在其他学者研究范围之内。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