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标志与必然结果,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及方式,承载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对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城市化绝不仅仅是一个人口转移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问题,几乎涉及到一国发展的所有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特征,不完全是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因素驱动的;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也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国家城市化发展路径存在差异,业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积累了一些棘手的体制性障碍和社会矛盾,包括:城市化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城市化发展模式偏重于粗放;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差距较大,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享有城市居民的待遇,难以融入城市主流;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不足等。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走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从经济来看,促进城市化发展,有利于缓解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协调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辐射效应,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供应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拉动内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实现;从社会来看,由于身份而非能力、技能的方面差异,农民工往往遭到城市群体的排挤和歧视,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户籍制度、土地补偿标准、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来消除城市主流社会对农民工在就业、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歧视,降低失地农民的被剥夺感,让其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因此从这一点说,城市化的内涵不仅仅在于人口在地域、工作上的转变,同时也是身份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以城市化的经典理论为依据,以“城市化动力机制决定城市化模式”为主线,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为借鉴,以中国的特殊国情为现实土壤,来研究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及模式的演进机制及阶段性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完善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在户籍制度方面,完善迁移政策、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来消除“身份上的歧视”,降低农民融入城市的诸多壁垒,最终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在土地政策方面,以产权为细节、以流转市场建设为依托,以制度创新为重点,进行多元化改革,通过公开拍卖所有权、废除地价“双轨制”、改善土地经营承包制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来提高农民的补偿费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区域城市发展方面,加快城市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区域城市联合、协调、合作机制;在公共服务发展方面,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公共事业、公共卫生服务及供给能力,提升行政办公效率。在社会保障方面,要继续完善城镇社保体系,按照社会统筹及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政策、机构,逐步扩大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等。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逐一进行阐述,从而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打下基础及做出铺垫。第二部分是城市化及其相关理论和主要发展模式。首先回顾城市产生的背景,并对城市化的概念、界定方法、内涵、功能、特征等逐一作出深刻的阐述;然后对城市化的理论体系进行分类及归纳,主要从城市化的空间发展理论、人口城市化理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理论进行分析,为实证分析提出一个分析框架及理论依据;最后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概括性分析,对其特征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指出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历史回顾。将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分解为:曲折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发展时期,对各个时期的城市化发展进行历史分析,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第四部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Ⅰ—典型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从区域城市化模式着手,通过考察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性差异、动力机制、城市群及城市带发展模式,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Ⅱ—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分析。通过对我国几个典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考察,将如何解决城乡分隔作为根本出发点,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六部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路径选择,在之前有关中国城市化现状、历史进程、阶段特征、区域性分析、城乡一体化分析等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
其他文献
板式换热器是近十几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大型船用换热器是必不可少的热交换设备之一。例如在气缸套的淡水冷却器、主副机滑油冷却器、给水加热等设备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之下,高职院校教育势必要随之变革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教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使教务管
在大学生活这一人生发展过程中急剧变化的时期,大学生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发展课题,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等很容易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经济水平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
蒙族地区农村小学民间美术地方实验教材编写研究,是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成就未来——‘蒲公英行动’”第三期课题下的一个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和动脉钙化(arteriosteogenesis)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
中国移动成立10年来,伴随中国总体经济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公司迈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信运营企业。电信重组与3G牌照的发放,使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基于休闲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从实习模式、实习效果、实习报酬等方面对我国目前休闲体育专业社会实习环节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社会实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
<正>初秋的京城,川菜五味盛宴在以"全球品质中国气质"著称的俏江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环球贸易中心盛大亮相,新食材、新烹饪方式征服了现场的"挑剔"食客,备受认可。发源于巴
期刊
就延安苹果园土壤现状进行了总结,对近年来土壤改良过程中存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当地农民进行土壤改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中东欧国家经历经济转型,在市场经济和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释放结构红利,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