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如何优质高效地利用好这些资金与财政项目的绩效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各地虽出台各种办法、措施,但仍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对财政项目管理的具体效益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也缺乏规范的约束效力,这也是形成诸多腐败问题的根源之一。对财政性项目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能够引导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政预算、决算、管理、绩效意识。本文从绩效管理评价工作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等入手,深入研究了财政项目绩效管理评价工作的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情况,结合桐乡实施绩效评价现状,分析当前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和经验借鉴,提出了优化桐乡财政项目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案,不仅优化了评价流程,也优化了评价结果的应用,涵盖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评价,并在分析原来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相关指标的方案,对基础指标进行补充,产出指标进行调整,效益指标进行完善,特别提出要将公共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增加个性指标权重,体现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从而更好的体现评价工作的公平。本文最后研究了桐乡财政项目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优化的现实价值,看到了当前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难点和困难,包括制度环境、指标设置、结果运用等方面,针对性提出了开展绩效管理评价工作的运行优化方案,并通过项目实证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对财政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下一步构建科学完整的绩效管理评价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的创新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将实际案例作为研究样本,结合桐乡当地实际情况,对指标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将平衡计分和公众参与等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作为完善桐乡市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中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优化桐乡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二是针对我国现阶段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进展情况,提出了绩效评价的具体标准,即将评价指标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事前评价和事后监督的结合,量力而行和发展需要的结合,并从业务、财务、公众、改进四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对财政性项目支出实行全方位的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