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根桥连异核双金属配合物及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8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超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基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根桥连配合物以其独特的磁性、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以及拓扑结构和磁性相对容易控制和预测等优点,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本论文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氰根前驱体,成功合成了16个氰根桥连的Fe<Ⅲ>-Ni<Ⅱ>,Fe<Ⅱ>-Ni<Ⅱ>-Fe<Ⅲ>-Cu<Ⅱ>和Fe<Ⅲ>-Zn<Ⅱ>不同核数、不同维数的配合物,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磁性研究。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前言,介绍本研究工作的背景,重点介绍氰根桥连分子基磁体的研究进展,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做了简要概述。 第二章以具有轴向配位能力的金属(Ni,Cu)含氮杂大环配合物[trans-NiL<1>]<2+>,[trans-CuL<2>]<2+>和[trans-NiL<3>]<2+>为构筑单元,与两种氰根前驱体[Fe(CN)<,4>L](L=bipy,phen)组装得到4个三核配合物和1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并对部分配合物的磁性进行了研究。 第三章研究了两种氰根前驱体[Fe(CN)<,4>L]<->(L=bipy,phen)与金属离子M<2+>(Ni<2+>,Co<2+>,Cu<2+>和Zn<2+>)以及有辅助配体(乙醇胺)修饰的金属离子的配位组装行为,成功得到了1个四核零维、3个一维链状以及1个二维网状金属配合物,通过磁性分析,对其磁一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四章研究了在丙二酸影响下的氰根前驱体[Fe(CN)<,4>L]<->(L=bipy’phen)和金属离子M<2+>(Ni<2+>和Co<2+>)的组装方式。通过丙二酸的诱导调控,得到了三组不同组装方式的超分子异构体。并对部分配合物的磁性进行了研究。 第五章对整个论文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
其他文献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生物代谢以及生物体表面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体不同生理状态及代谢过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物VOCs特征。生物VOCs已被应用于虫害防治、疾病
甜菜碱类衍生物作为双性离子,具有带负电的裸露的羧基及带正电的季胺离子,结构上与氨基酸两性离子类似。这种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此类化合物是良好的氢键接受体及弱氢键给予体,可以形成丰富的氢键类型。同时,其裸露的羧基具有很好的配位能力,可与各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本文设计并首次合成了两种三齿甜菜碱衍生物,三-(4-羧基吡啶基-乙基)-胺(L1)和三-(3-羧基吡啶基-乙基)-胺(L2),并利用ⅠR,~1
本刊讯 4月29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教育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动员部署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奇葆作动员讲话,区党委
目的: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TS)研究何首乌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区的生境特征,为何首乌资源的保护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何首乌分布区数据库,在ArcGIS9.3软件中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