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传感外力估测的协作机器人力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ig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人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协作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人机交互以及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速度-位置控制方法已经不符合人们当下的需求,力控制逐渐取代了原来的速度-位置控制。力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工业生产线拼装产品,帮助人们的四肢做出需要更大力量的动作,与人一起协作完成工作,防止由于碰撞造成的损坏,等等。力控制若要应用于机器人,需要机器人能够估测出自身所受外力,人们当前使用各种传感器来达到这一目的。传感器也有自身的缺点,例如造价昂贵,容易改变机器人的结构等等,因此无传感的外力估测是必要的。若不借助传感器,则需要掌握精确的机器人模型。获得精确模型是重要的,获取方式中的一种即为动力学参数辨识。本文提出了基于连接组合体法的参数辨识以及利用卡尔曼滤波器的无传感外力估测方法。辨识协作机器人,需要让机器人的关节运动。这需要激发所有的动力学参数,因此需要优化轨迹。本文借助一个工具来优化轨迹,就是人工鱼群算法。由于传统的人工鱼群算法在轨迹优化的应用存在不足,本文从人工鱼的可见范围与移动距离上限、最优人工鱼保留和觅食行为这三方面进行了改进,使之能够很好地优化轨迹。通过连接组合体法,将机械臂用作二连杆机械臂,这样就使模型得以简化,加快了辨识速度。得到动力学参数之后,引入广义动量重新描述动力学方程,确定噪声项,对卡尔曼滤波参数进行了调节,改进了关节速度接近0时的补偿方案,在只用关节角、关节角速度、关节电流,不用其他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估测出对机械臂末端的外力,并且与原来的补偿方案相比,估测的准确性有所提高。基于上述方法,文章实现了一种不借助传感器进行参数辨识与外力估测的方案。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本文的思路可以实现不借助传感器进行参数辨识与外力估测。
其他文献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保存了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使区域生物多样性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用最小的代价将有限的保护资源分配到最值得保护的地区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江西省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森林生态、湿地、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类型保护区共54处。本文以江西省38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首先基于2018年
为缓解高品位铁矿石资源储量下降和日趋严厉的环保政策给高炉炼铁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储量丰富的低品位褐铁矿为原料,利用污染小、能耗低和短流程的直接还原工艺生产直接还
西汉刘歆说《山海经》一书"出于唐虞之际",当"禹别九州,任土作贡"之时,从上古先民的石刻和后来的绘画资料看,这个说法当属可信。这些资料是先民传说的形像记载。在没有文字记
兴隆庄煤矿选煤厂应用的BATAC跳汰机存在磨损严重、分选效率低等问题,采用X系列筛下空气室跳汰机的基本机型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同时保留部分配套设备;改造后跳汰机的各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