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压力逐年增大,旧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逐步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融资模式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公私合营)。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PPP项目共计1043个,其投资额接近2万亿元。商业银行作为PPP项目最主要的资金提供方之一,真正参与度却不高,究其原因在于PPP项目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交织冲击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压力,包括商业银行对PPP项目融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等。因此,分析商业银行PPP项目融资风险特征,研究风险防范措施已成为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的风险来源、风险类型、风险分担与防范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对于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增加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融资信心,稳定金融体系并推动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查阅、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PPP理论研究现状和PPP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结合PPP项目融资结构、商业银行融资模式和特点探索商业银行风险来源,提出风险来源可划分为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结合PPP项目风险特点探索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的风险类型,提出风险类型按商业银行是否独立控制可划分为独立控制风险和联合控制风险,并作了进一步细分。(2)通过构建商业银行风险分担博弈模型与风险防范博弈模型,探索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与防范手段,提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应从外部风险分担与内部风险防范两个角度入手,需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完善贷款协议、谨慎选择PPP项目、建立商业银行PPP项目风险管理专业机构以及设计多元化融资渠道等。(3)将本文理论应用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参与济青高铁(潍坊段)PPP项目融资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商业银行需重点防范的风险类型和风险分担比例,通过分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参与济青高铁(潍坊段)的风险防范手段印证了本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