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环境下异构设备互操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适计算环境下,智能化的异构设备(手机、上网本、PDA等)有能力处理更复杂的界面信息,从而使得用户界面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即可以使用交互式图形、语音、文字等多种方式与用户交互。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持有不同设备的用户之间信息交互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这种界面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同一个信息对象在不同设备中无法简单的使用相同的交互方式。这种交互方式的异构化导致了交互语义在不同设备上的通信和表示日趋复杂,造成了异构设备之间互操作的困难。在本文中,交互语义指从用户观点能看到并且能控制的信息内容,这些内容是界面元素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它们并不会随着设备界面形式的不同而改变。正是信息内容所具有的不变特征使异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成为可能。当前,已经有多种方法用于描述按钮、菜单、文本框等标准界面元素,并应用到了异构设备环境中,但它们都没能关注最难处理的主窗口内界面交互语义,从而无法真正解决互操作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与设备无关的交互语义传输协议GISTP.该协议基于XML,用于界面主窗口内交互信息的统一描述,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与之互操作的设备,而后由该设备上的GISTP解释器对其进行解析,提取出主窗口内的交互语义,并使用符合本设备软硬件特性的表现形式将其呈现在界面上,从而实现异构设备的互操作。本研究还设计与实现了不同设备上的GISTP解释器原型,并开发了一个应用GISTP协议的界面工具箱GISTPIT,用于支持应用开发者容易的构建基于GISTP的程序。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原型阐述了GISTP程序的开发过程,说明了该协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受到国家“八六三”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06AA01Z328)、中科院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编号:SYSKF0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0873095)以及西北大学研究生科研实验类项目(编号:09YSY32)的资助。
其他文献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以其灵活性,可重用性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系统间取得互用性的有效机制,SOA允许现存的遗产系统将其业务功能以服务的形式应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嵌入式显示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CRT到LCD,再到近年来出现的电子纸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图像,具有功耗低、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强光下可阅读等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与传统机器人的结合构成了智能机器人。在以往机器人智能领域的研究中,由于忽视了对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综合分析,对提高智能系统的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之上。面对如此多的资源,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众多研究学者、理论专家和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的微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自组织方式构成的分布式网络系统,一般用于对人类无法到达的区域或环境进行监测,并将采集的信息传
现有的恐怖预测模型主要是根据组织以往背景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来预测其未来的表现,并未考虑组织背景属性变化引起行为属性的改变。以文化建模(Culture Modeling,CM)为基础的恐
真实感三维人脸重建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基于网格模型的人脸真实感重建方法,分析了面部三维网格简化方法及局部器官特征的定位、人眼模型及运动控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s)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技术,已成为通信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是新兴的下一代无线网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
遥感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方面,已广泛应用于海洋、农业、地质、气象、环境、军事等领域。随着卫星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动态、实时、准确的新时代,提供的遥感图像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数据量的增大导致了遥感图像分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局域网中的很多计算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何在不影响分类精度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计算资源,快速的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成为当今
语义Web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当前的Web服务进行扩展,借助本体等技术使得Web上所有信息都是具有语义的,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的,便于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与合作,通过给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