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贫困引起社会动荡,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各国都纷纷出台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对贫困人口进行救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成员遇到危机和困难时,社会救助承担了保证社会成员所需基本生活条件的责任,这对一个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一个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社会救助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美国历史就会发现,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就存在民间社会救助行为,随着社会发展,救助活动由自发的行动逐渐演变为政府政策。到20世纪60年代,林登·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的社会救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利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大量英文资料,整合社会保障学、史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对20世纪60年代,林登·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社会救助思想及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历史考察与解读,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美国的贫困问题以及联邦政府、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中发挥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梳理出这一时期美国社会救助的全貌,并剖析了当时社会救助思想的来龙去脉、以及约翰逊政府时期的社会救助对后世的影响,以期从中得到借鉴。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约翰逊政府时期以前的社会救助情况。美国的社会救助在此之前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34年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前的社会救助,以及30年代至约翰逊政府时期的社会救助。自从殖民地时期开始美国就一直存在贫困问题,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前,社会救助观念倾向于认为贫困和不幸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贫困更多的是由于社会原因形成的,但对贫困人口的救助主要还是一种民间组织与个人的自发行为。由于经济危机,30年代美国出现了空前的绝对贫困。罗斯福开创了美国社会保障的先河,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政府介入,美国的社会救助呈现出新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都为约翰逊政府时期社会救助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第二部分阐述了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面临的社会贫困问题,分析了这种相对贫困出现的原因。此时的贫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各阶层都提出了解决贫困的方法,这对社会救助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60年代的民权运动在其中发挥地作用尤其重要。第三部分论述约翰逊政府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以及实践。社会救助的提出和实施是建立在一定的救助思想的基础上的。联邦政府的凯恩斯主义、贝弗里奇报告;民间组织的古老的互助思想、基督教传播福音的思想,这些都给当时的社会救助奠定了理论基础,有效的指导了60年代美国的社会救助实践。在60年代社会救助的实施不再是单方面的依靠政府或是社会团体,而是双方共同合作,在救助实施过程中政府主要从立法和政策层面来解决贫困问题,民间团体则更多地开展直接的经济援助,并且通过向政府呼吁来帮助贫困人口。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社会救助的特点,指出了此时社会救助行动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认为社会救助要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应将政府与民间救助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约翰逊政府时期是美国社会救助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对罗斯福时期的社会保障政策有所发展又为以后的美国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是整个美国社会救助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失的一环。结语通过对美国社会救助的分析与思考指出,社会救助是一个社会正常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的有效保证。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种经验。通过了解美国社会救助走过的道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