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其区位选择决定因素的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其外资引入、国际贸易及经济增长等多方面已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及其影响力也得以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跨国投资。据商务部《200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34亿美元;而联合国贸发组织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04》也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至少为380亿美元,并预测中国可能在200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FDI母国。 面对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投资高潮和发展契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面研究就变得愈发重要。当今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投资形式,是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难以准确估料的,致使其无法对当前的直接投资现象进行全面的诠释和把握,甚至对许多投资行为无法给与解释,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新形势下的适当修正和改进。而本文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以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生产链的解体为前提,将修正后的直接投资理论同中国特殊的经济现状下有效资本理论相结合,提炼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投资现状的描述、对经济全球化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改进及其所产生的三种投资效应的分析与中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决定因素的实证计量等三大部分的阐述,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当前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现状和理论体系。各种数据、事实相互穿插引用,以论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体系为轴心的理念反映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同时,以上各章节又是相对独立的,均可单独拿出来作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角度。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其他文献
在理论界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中,经济权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未得到充分的认识,而经济权力在资源配置、制度变迁乃至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恰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首先依据现有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系统总结梳理经济权力的内涵和外延,探讨经济权力和经济权利的关系,立足于经济权力与权利的共生关系,进一步拓展权力关系作用于经济增长过程的机制与原理的研究。其次,研究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过程背后经济权力驱动作用的逻辑关系
2008年的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经济周期问题再次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在不同的理论范式下,他们得出了经济周期成因的不同结果。尽管如此,但是他们似乎都从不同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企业的分阶段进入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当前的市场格局,而中国企业也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开放本国的市场后国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的情况下提出的。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形势如火如荼,出现了许多运行态势较好的产业化
技术进步引致知识产品大量涌现,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如何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一热点问题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关
本文的对外开放空间分布是指是指对外开放内部区域结构,即一国内各地区对外贸易/FDI在全国对外贸易/FDI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研究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与FDI)的空间分布对我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经济生活处于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转轨时期。为了实现2000年国民经济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8%左右的GDP增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来由企业所承担的社会福利、服务职能外移。在社会服务机构不发达的中国城市中,这一部分服务职能自然而然地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