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患者选择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提供相关的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的58例单节段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MIS-TLIF组和OPEN-TLIF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其中30例患者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组),28例患者行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PEN-TLIF组)。微创TLIF组(MIS-TLIF):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0-85岁,平均55.7±9.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0.6 个月,病变节段:L4/5:16 例,L5/SI:14 例;开放 TLIF 组(OPEN-TLIF):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8-72岁,平均55.4±8.7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22.1个月,病变节段:L4/5:17例,L5/S1:1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应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术后随访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观察两组患者椎间融合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MIS-TLIF组切口长度(3.7±0.5)cm、术中出血量(153.0±22.4)ml、术后引流量(56.6±16.3)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2.6±1.6)d、术后住院时间(7.5±2.7)d。OPEN-TLIF组切口长度(7.9±1.5)cm、术中出血量(351.9±54.9)ml、术后引流量(176.2±24.5)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7.3±2.3)d、术后住院时间(10.9±2.6)d。MIS-TLIF组在上述方面均较OPEN-TLIF组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169.5±38.6)min较OPEN-TLIF组手术时间(150.1±27.3)min时间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OPEN-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个月的结果显示,患者腰痛VAS评分和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腰背痛的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同一组别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中无相关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术中无神经根及硬膜损伤,术后无感染、无需要输血的患者,而OPEN-TLIF组中出现3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根性疼痛并残留根性麻木,3个月后完全缓解,1例患者出现切口深部感染,予以清创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由于术中失血较多,给予输血治疗。术后两组复查X线均提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需二次手术。结论:MIS-TLIF和OPEN-TLIF手术相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短期疗效肯定,在治疗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方面,是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