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患者选择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提供相关的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的58例单节段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MIS-TLIF组和OPEN-TLIF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其中30例患者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组),28例患者行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PEN-TLIF组)。微创TLIF组(MIS-TLIF):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0-85岁,平均55.7±9.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0.6 个月,病变节段:L4/5:16 例,L5/SI:14 例;开放 TLIF 组(OPEN-TLIF):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8-72岁,平均55.4±8.7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22.1个月,病变节段:L4/5:17例,L5/S1:1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应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术后随访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观察两组患者椎间融合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MIS-TLIF组切口长度(3.7±0.5)cm、术中出血量(153.0±22.4)ml、术后引流量(56.6±16.3)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2.6±1.6)d、术后住院时间(7.5±2.7)d。OPEN-TLIF组切口长度(7.9±1.5)cm、术中出血量(351.9±54.9)ml、术后引流量(176.2±24.5)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7.3±2.3)d、术后住院时间(10.9±2.6)d。MIS-TLIF组在上述方面均较OPEN-TLIF组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169.5±38.6)min较OPEN-TLIF组手术时间(150.1±27.3)min时间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OPEN-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个月的结果显示,患者腰痛VAS评分和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腰背痛的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同一组别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中无相关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术中无神经根及硬膜损伤,术后无感染、无需要输血的患者,而OPEN-TLIF组中出现3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根性疼痛并残留根性麻木,3个月后完全缓解,1例患者出现切口深部感染,予以清创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由于术中失血较多,给予输血治疗。术后两组复查X线均提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需二次手术。结论:MIS-TLIF和OPEN-TLIF手术相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短期疗效肯定,在治疗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方面,是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背景:多肽组学是人体细胞内外产生的内源性多肽组。多肽在体内不断地活性合成或通过蛋白水解加工产生,并参与一系列的生理功能调节。最近,关于内源性多肽在生理和病理学中的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前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脏预后的影响,为行OPCABG的安全可行提供
旅游业的发展是否能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在文献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中国254个地级市2001~2012年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旅游业的发展
采用转移法生产反光材料,其反光强度高、外观光滑细腻、手感柔软,且防水、耐磨、耐洗.介绍了反光材料的转移法加工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对工艺技术中的影响因素,如基布、转移
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的抗凝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术后使用抗凝药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但也可能增加出血事件风险以及围手术期失血量,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l、PTEN随损伤时间的表达情况,检测自噬体变化,以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自噬现象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
背景:乳头溢液大约占乳腺外科门诊患者的3%—10%,作为仅次于乳房肿块的需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症状,常见原因有生理性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
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文献,初步制定出一个提供证据等级并给出推荐意见的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路径,并初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旨在通过多学科合
目的: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本文旨在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下经胆囊颈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