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在“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在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投资周期长,回报慢,因而也造成了该产业融资难,融资效率不高的困境。因此对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该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并以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实证和案例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水平。首先通过对融资及融资效率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明确了本文融资效率的具体内涵;然后运用四阶段DEA方法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了静态的测度与评价,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动态变化;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以融资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以环境因素为解释变量,运用Tobit截面回归进行分析,并针对回归结果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最后结合案例研讨,进一步验证实证结论。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效率未能实现其有效性,融资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融资效率。鉴于此,在现实中,我国应针对问题,进一步优化融资生态环境,拓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的途径和渠道;各个企业在以合理的成本融入所需的资金的同时,自身也应该提高对融入资金的使用能力,才能深层次的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的融资效率,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