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不同语言社会在语言、文化、审美上的差异及作者与译者主观因素的干扰,翻译损失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对翻译过程中可能造成损失的地方进行补偿,将原文信息及语言形式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风貌,是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希望通过理论回顾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文学翻译中的损失与补偿进行进一步探讨,总结出损失的特点和补偿的要点,为翻译实践活动提供相应参考。本文梳理相关研究、分析小说《The Great Gatsby》原文及对比不同译本后发现,在该小说的翻译中,三种损失最为突出:语言形式损失,文化内涵损失及审美效果损失。其中,语言形式损失主要发生在原文文本逻辑衔接方式的翻译上;文化内涵损失主要发生在文化内涵词汇的翻译上;审美效果损失主要发生在对原文中陌生化、个性化文学性语言的翻译上。虽然这三种损失各具特点,但三者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本文还发现在不同的译本中,同一损失可能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补偿方式,不同的损失也可使用相同的补偿方式,补偿的程度及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译文中损失补偿的评判应兼顾译文信息传达、语用效果、艺术风格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但任何补偿都应以不偏离原文,追求形意统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为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