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助剂甲维盐乳油的理化特性及其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简称甲维盐),是一种超高效、低毒杀虫剂,已广泛用于粮食、经济作物和蔬菜等害虫的防治。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甲维盐乳油多是以二甲苯为助剂制备的,其暴漏出诸多弊端,且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选用生物柴油、油酸甲酯、一级大豆油、150#溶剂油作为替代二甲苯的助剂,研究这些助剂对2%甲维盐乳油的表面张力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开展了2%甲维盐乳油和甲维盐水乳剂在甘蓝叶表面持留量变化研究,及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白金板法测定生物柴油、油酸甲酯、一级大豆油、150#溶剂油四种不同助剂制备的2%甲维盐乳油和2%甲维盐水乳剂(E)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五种制剂对纯净水都存在降低表面张力的效果,尤其以生物柴油为助剂的2%甲维盐乳油效果好,在2.00-20.00 mg·L-1浓度范围内,显著差异,表面张力由小到大为:生物柴油<油酸甲酯<一级大豆油<150#溶剂油<水乳剂。2.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以生物柴油、油酸甲酯、一级大豆油、150#溶剂油四种不同助剂制备的2%甲维盐乳油和2%甲维盐水乳剂(E)等五种制剂在甘蓝叶表面持留量动态变化,施药后0h、2h、6h、12h、48h、120h采集甘蓝叶片,提取分离,使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进行甲维盐持留量常量级测定。五种制剂在甘蓝叶表面原始附着量分别为:38 mg/kg、32 mg/kg、28 mg/kg、29 mg/kg和25mg/kg;其模拟消解动态曲线方程依次为:C=28.917e-0.008t、C=23.647e-0.01t、C=20.508e-0.009t、C=20.685e-0.01t和C=18.898e-0.011t;所对应的半衰期依次为:86.6h、69.3h、77.0h、69.3h和63.0h。3.分别采用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定五种制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摄食毒力和触杀毒力,结果表明:五种制剂对小菜蛾48h摄食毒力分别为:0.2472 mg/kg、0.2805 mg/kg、0.2983 mg/kg、0.2946 mg/kg和0.3450 mg/kg;48h触杀毒力分别为:0.8498 mg/kg、1.1068mg/kg、1.2227 mg/kg、1.1758 mg/kg和1.4049 mg/kg。五种制剂对小菜蛾摄食毒力活性均优于触杀毒力活性。4.通过研究不同助剂对农药理化性质的影响,表明生物柴油乳油助剂能有效降低农药的表面张力,与2%甲维盐水乳剂(E)相比,可降低8 mN·m-1左右,且在甘蓝叶片上的持留量高,与2%甲维盐水乳剂(E)相比,原始附着量可提高约30%,无论是触杀毒力还是摄食毒力,生物活性均优于2%甲维盐水乳剂(E)。5.农药的不同理化性质可对其在植物叶表面的持留量产生影响,且叶表面持留量与农药的生物活性呈正相关。表面张力小、粘度大的生物柴油助剂与油酸甲酯、一级大豆油和150#溶剂油相比,其在植物叶表面的持留量多,且对对小菜蛾生物活性高;而水乳剂在植物叶表面持留量比乳油少,生物活性也较低。
其他文献
化学实验的功能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深入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下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日益深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发射技术在最近几年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新时代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射技术,首
摘要:在人类传播的历史上,先后经历了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手机。每一次传播介质的更新,都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媒介形态的进步客观上代表了人类传播活动的进步。本文对体育报道中媒介的多种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体育报道的媒介形态的发展趋势有个总体的概括。  关键词:体育报道 媒介形态 特点    印刷媒介的体育报道  所谓印刷媒介,即以纸张为载
在评价农药对水稻害虫防治效果、稻田害虫预测预报、转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和时,都需要对稻田节肢动物进行采样,获得田间节肢动物种群及群落的有关参数。然而,节肢动物取样方
期刊
已有的研究表明,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是B型烟粉虱最适应的一类寄主;而一些非B型烟粉虱在这类植物上不能存活和完成正常发育。芥子油苷是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一类次生代谢物质,
绿僵菌(Metarhizium)是一种具有很强致病性的昆虫病原真菌,据不完全统计,该属菌株能寄生约8个目、42个科,共200多种昆虫。绿僵菌是当今研究和应用广泛的虫生真菌之一,目前在
本文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福州市郊对2种不同生境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了不同生境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动态规律并分析了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探讨了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鞘翅目象甲科)在我国是一种外来入侵昆虫,它于80年代后期侵入我国。成虫取食水稻叶片,幼虫蛀食稻根,前者危害较小,后者为害可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