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存在意义:临终者的死亡焦虑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iva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老化现象日益明显,加上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癌症患病率日益提高,对于临终关怀服务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目前,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发展适宜本土的工作理论与方法。本篇研究旨在描述被研究的9名临终者死亡焦虑的产生过程,以及其中3个个案的介入中临终者死亡焦虑的变化过程,在存在主义视角下,深度剖析死亡焦虑的内涵及动态过程;尝试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对于临终者的死亡焦虑起到防御作用的因素和介入途径;扩充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以及推动本土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临床实务工作的发展。本文将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S机构临终关怀项目中的三个已结案的长期个案(两名社工和笔者分别负责)为主要研究对象,介入总次数≧20次(单次介入时间>45分钟/次),历时8个月以上,并结合六例志愿者服务的长期案例(超过2个月)作为补充。研究内容为死亡焦虑的产生及介入过程(增高及降低过程)。资料收集运用多面访谈(案主、社工、督导及志愿者)、参与式观察法(参与一年)和二手资料收集(个案记录、志愿者日志)结合的方式。资料分析则通过扎根理论和编码技术推测出9名临终者死亡焦虑的产生过程,通过案例研究描述出3个个案中临终者死亡焦虑的缓解过程,并进行对比和相互印证。本篇研究发现死亡焦虑的产生过程可归纳为:“临终者的存在状态↓→对于自身存在的认同↓→死亡焦虑↑→死亡焦虑的防御↑”;而有效的介入过程可归纳为:“介入:临终者存在状态↑→对于自身存在的认同↑→死亡焦虑↓→死亡焦虑的消极防御↓”。死亡焦虑的发生过程和介入过程虽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结论可以相互印证。此外,还发现那些认知/意识清晰、生命余存期较长且丧失自理能力者将面临更多的死亡焦虑。本篇研究基于存在主义治疗理论,研究结果证实了该理论的研究意义,和对于临终者群体的实践价值,也指出该理论在操作及评估上存在局限。与存在主义治疗理论对比,笔者认为存在意义不局限于认知层面的理解,对于存在的体验应当先于理解。参考研究中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方式,笔者设想“临终关怀聚焦存在的介入模型”可作为实务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分析各广场物种的绿地树种组成结构、植物配置模式、植物季相景观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化石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作为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将会逐渐枯竭,原有的产能过剩将消失。因此,开发新的石油替代燃料迫在眉睫。生物柴油具有原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客户关系管理CRM已经逐步提高到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如何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赢得市场,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目前
1990年3月,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发掘清理了一座周代墓葬(M2008)。这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木质单椁单棺。此墓曾被盗扰,部分器物被收缴追回,其中包括虢宫父盘
近年来,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的上升,大学毕业生"未就业,先失业"的就业困难现象凸现,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模式,同
酒店管理专业目前的就业形式较好,但是和很多专业一样呈现专业不对口就业现象严重,如何让学生在本科教学阶段更好的了解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逐步实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
报纸
<正>《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篇课文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装在套子里的人"似乎成了像"阿Q"一样的代名词,所以在没
本期为大家组编了三篇文章,其中《从〈窦娥冤〉看元杂剧的形与神》从文学解读的角度阐述了元杂剧的基本特点,旨在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元杂剧与现代话剧、电影剧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