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TRPV1介导温灸效应机制明确重复温热刺激对炎症状态下内皮细胞的状态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μg/ml脂多糖(LPS)刺激细胞1h制造炎症环境。干预方法:采用43℃持续刺激4min,间隔1min,分别重复5、9、13次刺激细胞;实验干预方法:5μg/ml辣椒平(TRPV1拮抗剂,Capz)加入细胞培养液,然后采用43℃重复温热刺激。分组:实验一:空白组、模型组、5次组、9次组、13次组;实验二:空白组、对照组+Capz、5次组+Capz、9次组+Capz、13次组+Capz。检测指标:MTT实验检测细胞状态、免疫荧光实验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干预后HUVEC活力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NF-κB)的表达以检测细胞自身功能状态;酶联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干预后HUVEC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mRNA表达以检测内皮细胞功能。结果:1.重复温热刺激对LPS作用下HUVEC的自身功能影响:从MTT实验来看,加入1μg/mlLPS后,与空白组相比,各组细胞活力均下降;与模型组相比,5次组和13次组的细胞活力下降明显(P<0.05),9次组下降不明显(P>0.05);重复43℃温热刺激相比,13次组的细胞活力最高(P<0.05)提示:1μg/ml LPS后细胞活力均降低,提示造模成功;43℃持续刺激4min,间隔1min,重复9次为最佳温热刺激参数,也表明适宜重复温热刺激对EC具有保护作用;从NF-κB表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和温热刺激三组的NF-κB表达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三组温热刺激组的NF-κB表达量均下降,其中9次组最为明显(P<0.05);结合WB实验结果,由于WB只有一组数据,因此我们从趋势来看,加入LPS后,NF-κB蛋白呈上升状态,经重复43℃温热刺激之后NF-κB蛋白的表达下降,其趋势与免疫荧光实验结果一致。2.重复温热刺激对LPS作用下HUVEC的功能影响:从黏附分子表达来看,加入1μg/ml LPS使ICAM-1mRNA、VCAM-1mRNA表达均上升。不同重复温热刺激后,三组实验的ICAM-1mRNA、VCAM-1 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P<0.01);其中9次组的 ICAM-1mRNA 表达最低(P<0.001),VCAM-1 mRNA 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不同重复温热刺激均对炎性HUVEC具有保护作用,此外43℃持续刺激4min,间隔1min,重复9次抗炎效应为最佳;从eNOS表达来看,不同重复温热刺激后,3组实验的eNOS mRNA表达均下降(P<0.01);其中9次组eNOS mRNA表达最低(P<0.001),5次组和13次组VCAM-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不同重复温热刺激均对炎性HUVEC具有保护作用,此外43℃持续刺激4min,间隔1min,重复9次抗炎效应为最佳。3.Capz对LPS作用下HUVEC的自身功能影响:从MTT实验结果示:外源加入5μg/ml Capz后①同组内相比,加入5μg/ml Capz后9次组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②各组组间相比:与对照组相比,加入5μg/ml Capz后5次组和13次组的细胞活力较低(P<0.05,P<0.01);各温热刺激三组相比,加入5μg/ml细胞活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从NF-κB表达来看:加入5μg/ml Capz后,四组的NF-κB表达量均降低;从降低的幅度来看,9次组最大,13次组下降不明显,提示43℃持续刺激4min,间隔1min,重复9次其抗炎效应可能最稳定。4.Capz对LPS作用下HUVEC的主动功能影响:从黏附分子表达来看,加入5μg/ml的Capz后,①同组内相比,ICAM-1mRNA和VCAM-1 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1;P<0.05);②各组组间相比:与对照组相比,三组重复温热刺激组的ICAM-1mRNA、VCAM-1 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1;P<0.05);不同重复温热刺激相比,ICAM-1 mRNA的表达量均下降(P<0.01),VCAM-1 mRNA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从eNOS mRNA表达来看,加入5μg/ml的Capz后,①同组内相比,eNOS的表达量均下降(P<0.01;P<0.05);②各组组间相比:与对照组相比,eNOS mRNA的表达量均下降(P<0.01;P<0.05);不同重复温热刺激相比,eNOS mRNA的表达量均下降(P<0.01),其结果提示重复温热刺激通过TRPV1影响HUVEC的抗炎效应。结论:1.重复温热刺激可以实现对炎症状态下HUVEC的保护作用。2.重复温热刺激能促进炎症状态下HUVEC的抗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