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进行生态补偿,可以通过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现阶段,生态补偿相关研究与实践已经逐步开展,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生态补偿标准确立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尤其突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资源价值核算的角度出发,开展针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继而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本研究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矿产资源损耗与外部环境成本,综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能值分析法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框架,丰富我国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内容。此外,研究以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合质金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确定金矿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为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深化资源税费改革、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增强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落实。本研究选取大柴旦矿业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壳中黄金资源的存在价值为9.93元/g。综合考虑商品的使用成本、生产成本和外部成本,每克合质金的价值为358.30元。其中黄金资源的使用成本、其他资源投入成本以及外部环境成本分别为12.27元、328.43元以及17.60元。综合考虑矿产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每克合质金生产全生命周期应提取29.87元进行生态补偿。其中资源消耗补偿量为12.27元,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补偿量为17.60元。其中,生产过程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10.95元,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6.65元。本研究在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确立时,充分考虑矿产资源自身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构建基于资源价值损失、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拓展了现有研究。本研究得到的黄金开发全生命周期清单与能值转换率,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在合质金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