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角下莎剧比喻的翻译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戏剧是一座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比喻、戏剧性俏皮滑稽的双关语等这些语言和修辞手段在莎剧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喻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其翻译一直是修辞翻译中一个难点。不同的汉译本比喻的翻译方法各异,其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莎剧比喻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纵观国内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研究,鲜有深入且系统地探讨莎剧比喻及其翻译。本文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为指导,对莎剧中的比喻及其翻译进行比较系统的探讨。作为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型范式和新兴的方法论,接受理论将文学批评理论的关注焦点由重作者、重作品转向重文本—读者关系。接受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强调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读者在进入阅读过程中往往带着自己在以前阅读、生活经历以及文化背景中所形成的“期待视野”,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接受效果。本文主要选取《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这八部影响较大的戏剧,结合朱生豪、梁实秋、卞之琳、方平等具有代表性的汉译本,分别从读者的作用与地位、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接受与文化交流三个方面对相应的译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莎剧中的比喻及其翻译的仔细分析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莎剧比喻传承着丰富深邃的民族文化;在翻译比喻时,应尽量保留和传达原文形象;对译文的评价、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都应该考虑读者的作用与地位、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接受与文化交流。通过具体分析,本文将进一步证实接受理论在莎剧中比喻翻译中的可行性。运用接受理论来研究莎剧比喻的翻译,是莎剧翻译研究新的视角,也希望能弥补对莎士比亚剧本中比喻汉译研究的不足。
其他文献
教育中的信息技术终究是一种技术和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可能替代课堂教学本身。当下我国以"有效教学"研究为代表的"课堂转型"研究形成了两条对立的发展路径:一条路径是学校
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决定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而科学地评价与预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水平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是提升
《船讯》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安妮.普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曾被人们从语言和黑色幽默的角度分析过,本篇论文将生态危机,生态中心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剖析《船讯》中蕴含
<正>上海初中教育历来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在中小学入学高峰的情况下,在全国率先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1985-1993年间,通过危房和陈旧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量学者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及素质开发的研究上。本研究在对社会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总结了他们对
歌剧《卡门》是抒情歌剧舞台上最富戏剧性的作品,也是比才歌剧创作探索和创作成就上的最高峰。人们都说歌剧《卡门》是一部音乐文学,因此它的艺术成就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在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古老民族,她有著光輝燦爛、輝煌瑰麗的過去,而她過去的輝煌又主要是靠漢字流傳下來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之一,是目前
<正>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患者关节
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归类和总结,对西河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西河柳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三萜类和挥发油类,具有保肝、抗炎、抗肿瘤、解热镇痛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