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22个辣椒品系、6个杂交品种为材料,调查测量了果长、果宽、VC、糖、辣椒素含量等14个生理生化指标。对其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辣椒生理生化特性、农艺性状以及与杂交育种的相关性;应用POD同工酶和RAPD技术分别对13个辣椒材料,进行亲缘关系的鉴定;得出以下试验结果: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素最佳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V甲醇:V水=70:30,流速为0.8ml/min,UV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25℃。其中以朝天椒-1(22号)最高为13.01mg/100g;变异单株118#(9号)、H26(13号)、L6XL8(26号)辣椒素含量较低,其中以L6XL8(26号)含量最低为0.361mg/100g。杂交组合中L6X千惠、L10-9XL2-7辣椒素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6.44mg/100g、4.54mg/100g,但其亲本辣椒素相对含量均低于杂交一代,占杂交组合的33%;相反辣椒素含量较高的亲本L6、L8等其杂交一代辣椒素相对含量均不高于其本,占杂交组合的67%。2.杂种优势育种可用于辣椒早熟丰产性育种上,利用F1代杂交育种可以很容易得到果长、果宽等性状比双亲平均值有优势的F1代。X13(VC含量)、X14(糖含量)、X15(辣椒素含量)等含量表现一定的负向优势,平均超中优势分别为-5.10%、-0.40%、-11.44%,说明杂种优势育种对提高果实的品质有一定难度。另外X13(VC含量)、X14(糖含量)、X15(辣椒素含量)主要表现为负向显性或无显性,这说明在品质性状选育中,不宜采用显性度来提高辣椒的品质。3.辣椒的杂种优势十分普遍和明显,66.7%的组合表现正向杂种优势,33.3%的组合表现负向杂种优势,多数组合表现为超显性和部分显性,仅有少数组合表现为无显性。4.POD同工酶预测杂交优势,具有一定参考性;RAPD鉴定亲缘关系,从树型图可以看出,在系数0.892为时可以分为7个类,基本和田间性状吻合(L14、朝天椒-1(L2-7)、朝天椒-2(L10-9)、L1 X L2-7、L2-7 X L14基本属于朝天椒,野山椒-2(L6)、五彩椒(L8)属于彩椒,墨西哥椒属于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