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美国、日本的著名美术高校色彩课程的教学展开调查,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方面展开考察和比较,发现中国大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色彩教学依然沿用工业化时代机械性的那套日本式的色彩构成的训练方式,将极富创造力的课题及个性变化凝固成简单的公式,将其对形式的感悟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细化分割为种种琐碎的几何计算与枯燥的手工制作,其结果是背离了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旨;同时发现在色彩教学的内容上,未能跟上数字社会的步伐,缺乏数字色彩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上缺乏方法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如何设置色彩课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开展该课程教学”等问题进行探索。其要旨是着眼素质教育与色彩教学的关系,数字媒体信息社会设计思想和媒介转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来确立课程目标,添加数字色彩和研究中国民族色彩等教学内容,在课题设计上贯彻思维培养和技能传授相结合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观”、“思”、“绘”三种色彩创造性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采取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每个课题作业均以一种游戏式的方式进行,而每个课题作业的思考过程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的过程。本文吸取后现代教学新思维,提出了基于CAI的色彩教学新模式,以建构主义的观点,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开设新建构的色彩设计课程,在厦门南洋学院的设计班组织实验教学,自编了数字色彩补充教材资料,按照在上述所设计的课题进行教学,最终结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大大提高,促进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该实验班在综合设计表现方面进步明显,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明显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