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近半个多世纪来,人们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劳动及户外活动的减少、精神心理因素及人口老龄化等的影响,高血压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及其并发症是影响人们生存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原因。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等血管疾病事件链中的中间阶段,也是心血管疾病总体危险的决定因素,因此如何及时发现靶器官损害迹象,以便进行相应的干预从而延缓靶器官损害进展,最终降低高血压致残率及病死率意义重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是近年来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数据中计算得出的新指标,研究发现AASI与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PWV相关性良好,且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可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临床应用经验和依据不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ASI与IMT、eGFR、abPWV及ABI等靶器官损害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为AASI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及体检中心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91例(高血压组);同时纳入同期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血压正常者78例(对照组)。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高血压组与对照组AASI、IMT、eGFR、abPWV及ABI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AASI与IMT、eGFR、abPWV及AB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高血压组AAS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高血压组IMT、abPWV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BI、eGF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高血压组AASI与IMT、abPWV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ABI、eGFR呈显著负相关(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中仅abPWV与AASI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ABI、eGFR与AASI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ASI与abPWV、IMT呈正相关,与ABI、eGFR呈负相关,因此推测AASI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评估指标。2.与动脉硬化监测等常规检查相比,AASI简便易行,易于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