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驱动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jie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重要性越发的凸显。因此,对计算机全面合理地进行维护和检测,显得十分必要。但其构造及工作原理均较为复杂,且国内缺乏高质量的测试系统,导致现有的计算机硬件测试诊断手段落后,对测试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本论文结合“计算机综合测试系统”项目需求,对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驱动程序进行了研究,重点对驱动程序框架编写以及驱动程序的规范化、结构化、模块化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1).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需求分析,得到测试指标。然后根据结果进行方案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测试模块的硬件设计,由于测试指标的特殊性,需通过FPGA自行设计硬件模块;二是测试模块的驱动架构设计,根据分层架构的思想,将整个驱动划分为多个层次:内核层驱动、应用层驱动。底层提供机制,上层实现策略,明确关系,减少依赖,实现高内聚、低耦合。(2).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内核层驱动实现。PXI总线基于PCI兼容核形成,因此结合PCI规范和内核模式驱动框架KMDF,将其设计成PCI设备通用驱动,提供PCI设备访问机制,保证其具有高重用性、高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3).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应用层驱动实现,包括内核交互层和策略行为层。策略行为层主要根据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指标以及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控制规范来制定对测试模块的控制策略。内核交互层调用Win32子系统提供的接口向系统提交对设备的I/O请求。(4).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驱动测试。根据各层的功能,结合不同的软件测试方法,分别完成各层模块的单元测试以及整体框架的综合测试,分析并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测试与验证,本论文设计的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驱动程序满足了设计需求,达得了预期的效果。
其他文献
红外成像是依靠红外传感器的热成像性能来获取图像的,只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其所辐射的热量。相对于可见光成像,红外成像具有独特的夜视性能,可以在烟雾、光线不足的条件下获取目
三维物体测量是获取物体形态特征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工业产品的外形检测、仿形制造等需求不断增加。在现有的非接触测量法中,光栅投影法因其测量精度高、
微纳米尺度的表面结构在众多科研领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表面结构与特定器件的各种功能特性息息相关,例如粘附、润滑、抗反射以及电接触特性等等。因此,为了深入定量地研究粗糙表
电子产品微型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生产制造工艺日趋复杂,进而对产品的质量检测也提出更高要求。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以其速度快和非接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