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确定始终是中生代地层划分的难点。准噶尔盆地是中国北方比较大的一个陆相盆地,侏罗—白垩系发育较齐全、连续,对准噶尔盆地相关侏罗—白垩纪的生物地层学研究有助于为划分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提供重要的依据。位于盆地南缘的玛纳斯—红沟剖面为中—上侏罗统的重要基准剖面。该剖面中齐古组厚度约为500米,主要岩性为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少量灰绿色砂岩、灰白色凝灰岩、凝灰质砂岩。齐古组时代归属涉及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位置,为此,本文研究了玛纳斯–红沟剖面齐古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特征。其中,蕨类植物孢子数量较多(22%),其中最占优势为Cyathidites,另外还有Deltoidospora、Osmundacidites、Concavisporites等;此外,裸子植物的花粉占78%。其中,无肋双气囊花粉占35%,其中最占优势的是Pinuspollenites,另外还有Piceaepollenites、Cedripites、Quadraeculina等;单孔类花粉占10%,其中以Classopollis为主;原始沟类花粉占9%,其中以Chasmatosporites为主;无环无口器类花粉占11%,主要有Araucariacites、 Psophosphaera和Spheripollenties等。根据孢粉化石的组成,将该剖面齐古组孢粉组成命名为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Classopollis–Chasmatosporites组合。该组合显示齐古组的时代为晚侏罗世,与华北区、东北区及西北区该时期地层中的孢粉组合能很好地对比。目前工作测制齐古组5件凝灰岩样品,其U-Pb年龄为160Ma、159.3±1.3Ma、167.1±1.9Ma和156.9±1.9Ma。结合孢粉组合特征和地层同位素年龄,本文认为玛纳斯—红沟剖面顶部喀拉扎组与清水河组之间的不整合缺失了晚侏罗世晚期的地层。不整合之上的清水河组时代属于早白垩世。另外,本文确定该区晚侏罗世古植物主要为桫椤科、松科、松柏纲等,古植被类主要为针、阔混交林,进而推断该期为亚热带半干旱—半湿润、偏湿润的古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