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门德尔松首创的体裁形式“无词歌”,在钢琴小品以及音乐文献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精湛的技巧而被世人所青睐。本文对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钢琴织体进行研究。全文由绪论、四个章节以及结论组成。绪论旨在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领域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具体方法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四个章节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对本选题的研究:一、门德尔松的生平简介以及对《无词歌》的介绍;二、和声与织体的运用方式,其中主要是对门德尔松在《无词歌》的创作中的较有特点的和声运用的分析,以及对作品织体层次的分类;三、织体形态的分析,主要是针对主调织体的各种织体形态进行分析,尤其是针对用于伴奏的衬托式和声织体以及低音部进行详细分类分析,在衬托式和声的织体进行分析中主要是对依附性的和声衬托声部与和声性的和声衬托声部进行分类分析;在低音部的分析中又将其分为和声基础性质的低音部、级进式的低音部等方面进行分析;四、复调织体的分析,包括模仿复调织体的应用与对比复调织体的应用。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深入地了解作品的织体形态结构,借此更深入地解读作曲家的内心音乐情感,从而达到提升演奏各种类型织体形态的个人修养,为今后无论是在演奏方面,还是教学方面,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