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国家意识的建构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x81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民群体占据了人口的半壁江山,始终是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助推力量,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观念意识。但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作为单个个体的人都是多种意识形态的混合体。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很长历史时期,最先占据农民意识形态领域的当属家族意识。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经济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封闭狭小的的地理生存空间使农民的思想认识和交流范围十分有限,以及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促使父权和族权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形象,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和地缘相统一的家族共同体。另外,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占据了传统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这种集权的官僚统治下,皇权崇拜意识也日益滋长。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落后使得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得不需要依赖国家解决困难密切相关,而且农民主体意识空场,这就使得对皇权的依附和崇拜意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长期性。到了20世纪初,伴随着统治中国的封建清政府的垮台,意味着以王朝形态延续的国家更替序列从此结束了,皇权崇拜的对象不复存在。随后我国开始了构建国家民族运动的历程,这也主导了农民意识形态的变化,由皇权崇拜向民族认同转变,根据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民族意识迅速升温。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走到了一个破旧立新的新阶段,要使新政权得到巩固,不仅需要建构符合形势的制度,更需要树立符合新形势的主流意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个紧要的历史关头必须从广大农村着手,在农民中间寻找最坚定的力量和支撑,因此建构农民国家意识的探寻之路由此开始。本论文主要是以五十年代中国历史变迁为依据,围绕近代国家与农村、农民之间关系变迁的大背景展开的。农村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嵌入主流意识的主要场所,农民群体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其中主要的路径是:借助国家权力下沉,塑造农民阶级意识;通过对小农经济改造,培养农民国家意识;鼓励文化下乡,提升农民政治觉悟;国家意识的建构也是国家进行政权巩固建设的一部分,而农民在选择接受的同时也会权衡,因此农民国家意识建构的过程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也会因自身利益的冲突引起一系列“反行为”。这就促使我们反思和寻求更加合理的解决方式。改善民生是增强农民对国家认同的关键;引导农民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念,积极发挥主体性的能动作用;改变单向传输型的方式,建构更加完善的国家意识传播途径。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管理模式,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Web一Based Management,简称WBM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以其特有的灵活性、易操作性等特点赢得了许多技术专家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是实现粗放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途径,也是解决当前“三农”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方法。为了加快推进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随着税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税务机关绩效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开展科学而专业的绩效评价,对提升税收工作效率、实现国税系统职能尤为重要。M市国税系统目前所实行的绩
目的:验证普门PA-900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性能。方法:以C-反应蛋白作为分析指标,对仪器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方法学比对、通道间比对进行验证。结果:批内和批间精密度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揭开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史的序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七十五年之多的历程。人民广播事业顺应时代的形势、党和革命事业的需要而诞生的。她在革命战争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一个列宁主义式政党,政党属性决定了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中国要保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然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评价。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众多的廉
简要介绍了线阵CCD和SPI的工作原理,以TCD1208AP和单片机内嵌SPI为应用对象,设计了SPI与线阵CCD的接口。具体内容包括:CCD驱动电路,CCD输出信号处理电路和数据接收方法。实验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