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鳍机器鱼仿生协调控制及推进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运动的研究给机器鱼设计及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鱼类的表现能够提供一系列复杂的运动设计,涉及到用于产生运动力的多样性的结构和与水生环境相互作用的多用途的运动模式。在复杂、不确定的水下环境中,水下机器鱼能出色地完成湖海探测等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任务。由于具有机动性强、智能化高、适应性强和安全性好等优势,智能机器鱼已经逐渐成为完成水下任务的重要工具。神经生物学家研究表明,鱼类游动所涉及的有节律的活动是由在脊椎层面的中央模式发生器所产生的,其本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非线性振荡神经元产生的强大的网络,能够在没有顶层有节律的输入的情况下产生有节律的输出。本文设计了两款新颖的双尾鳍机器鱼,在保持快速游动的优势之外,大大消除了单尾鳍机器鱼在前进时左右摇晃的弊端。第一代机器鱼研究重点主要在于用CPG控制网络实现其各种机动动作的平滑过渡,而对于第二代双尾鳍机器鱼的重点则在于建立一个可靠高效的水动力学建模。本论文的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所示:(1)双尾鳍机器鱼的系统设计。在结合多矢量推进的胸鳍和双尾鳍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一代双尾鳍机器鱼DualFish-Ⅰ,其靠前的胸鳍负责胸鳍前进后退及其他机动动作,而尾鳍则负责快速巡航。与第一代机器鱼不同,第二代机器鱼DualFish-Ⅱ采用单一大功率Maxon电机控制两个尾鳍能够精确同步相向摆动,实验最高频率能够达到6Hz,满足设计要求。(2)CPG神经控制网络的建立。从原始的神经元振荡方程开始,详细的推导了CPG控制网络模型的构建,并结合第一代双尾鳍机器鱼DualFish-I的运动特性,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神经控制网络,最后将获取的红外传感器反馈模拟量转换为距离值,传递给CPG控制网络中的反馈部分,初步实现机器鱼在垂直面的自主避障功能。(3)水动力学建模。以刚性分段理论为基础,结合无粘性和无压缩性的准稳态的假设,对刚性和柔性单尾鳍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建模,初步获得柔性尾鳍在若干摆动周期内的推进力。(4)双尾鳍机器鱼的机动性能及推进性能实验测试。以双尾鳍机器鱼DualFish-Ⅰ和DualFish-Ⅱ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各种机动性能(前进后退、上浮下潜、翻滚转弯和前后空翻等)测试实验以及快速推进性能实验,在选用较小功率的舵机情况下,第一代机器鱼具有非常出色的高速特性,使用双尾鳍摆动推进的最高速度能够达到0.54 m/s,约1.21BL/s,而用胸鳍推进所达到的最高巡航速度可达0.35m/s,约0.8BL/s。第二代双尾鳍机器鱼具有较高的加速性能,最大加速度约能达到0.7m/s2,同时DualFish-Ⅱ还具有非常好的巡航速度,最高速度能达到0.7m/s,约1.59BL/s;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Laser-induced plasma spectroscopy,LIPS)技术是一种在线实时、高效的分析物质成分的检测技术。冶金行业也越来越多的利用该技术进行物质元素成分的检测
本文针对飞行器系统测试设备研制的要求,设计并研制了某型多通道数据存储系统。该数据存储系统主要完成飞行器飞行试验过程中的多个通道模拟量及数字量信号的采集与存储,并在试
我国作为煤炭产量大国,长久以来对煤炭能源的需求巨大,随着开采量的持续加大和作业深度的不断加深,安全方面的隐患也正在逐渐增多,瓦斯事故、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特别是这些有
王金昌,号洗石斋,山西省平陆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大众书画院学术委员、三晋文化研究会书画院副院长、山西役楹联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随机将7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A、B两组,各39例,A组行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d时的CD3+、CD4+、CD4+/
目前市场上,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接口协议标准各异,难以统一。而随着以太网技术的迅速发展,TCP/IP协议正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协议标准,本设计就是结合嵌入式技术和网络技术,
从枪管里刮出的风暴rn一支手枪只能装几发子弹,扣一次扳机打一发,把子弹全部打完,至少需要几秒的时间,1分钟也就是发射上百发子弹.
铌酸锂(LiNbO3)晶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及光电产业的人工合成材料,可以利用它的压电特性、铁电特性、电光特性以及非线性光学特性等性质实现一系列的应用。它最广泛的应用
一个优秀的语文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热情,一个沉闷的语文课堂能够“埋葬”学生激情. 如此,在新课标下,如何才能够让高中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富含人性化呢? 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