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页岩石制品的微痕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考古学的兴起使得考古学家开始关注到考古材料背后的信息,这需要“中程理论”方法作为静态材料和动态历史之间的桥梁,而在旧石器研究中,石制品微痕分析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角页岩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汾河流域重要的石器原料,为更好了解使用此种原料的古人类行为模式和生存方式,设计开展本次微痕模拟实验,选取27件现代角页岩石制品实验标本进行14组微痕实验。实验选择不同硬度的加工材料,涉及新鲜牛肉、新鲜牛筋、新鲜松木、干松木、新鲜牛骨以及干牛骨,运动方式包括切、刮、锯、砍砸、钻。通过模拟石制品使用实验,并使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角页岩石制品在加工不同材料和在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微痕不同,结合高低倍法得到其微痕特征如下:1)在加工软性动物材料时,角页岩微痕以磨蚀痕迹为主,主要为轻度磨圆和清晰的擦痕;2)在加工中软性动物材料时,开始出现少量片疤,尺寸在383微米左右;3)在加工中性植物材料时,片疤的数量开始明显增加,开始出现连续分布的片疤,锯新鲜的树木会产生翻越式片疤,片疤尺寸集中分布的范围为791-2893微米,且光泽比较明亮清晰;4)加工中硬性植物类同样存在翻越式片疤,片疤尺寸集中分布在1171-4772微米之间;5)加工中硬性动物类材料的片疤尺寸集中在862-6736微米;刃脊中到重度磨圆,有光泽,以及与刃平行的擦痕。6)加工硬性动物物质标本上出现片疤数量最多,片疤尺寸集中分布在1036-4039微米之间。同时踩踏实验表明,后埋藏微痕的分布位置随意没有规律,在石器全身都可能出现,这与使用微痕规律地分布在使用部位有明显的差异,在进行微痕分析前,可以先进行石器保存状况的评估,排除严重后埋藏过程的干扰,提高微痕分析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胃肠道中含有广泛多样、宿主特异性的微生物群,它们不仅适应了胃肠道中独特而多样的环境,而且能对外界各种变异原迅速作出反应,通过一系列生化信号与宿主相互作用,协调营养物
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对或有事项、或有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个体化治疗与护理方式与方法.方法:通过1例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复杂治疗与护理过程,总结护理此类患者的经验和方法,制定个体化临床
翻译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翻译研究必须把语言纳入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文化系统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多个层级,物态文化与行为文化属于表层文化,制
在目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司法社会学学科的构建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构建该学科既要借鉴国外法律社会学学科的智慧和经验,又要结合中国的法治实践
目的分析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预防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阜新市矿业集团总医院对辽宁阜新农村基于高血压及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数据(45 1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