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逐步发展,日趋完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抢占中国市场并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其中包括众多的化妆品。而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让愈来愈多的外国企业想在中国的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备受女性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也让消费者目不暇接。因此一些知名的化妆品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外,越来越关注化妆品品牌和说明书的翻译,因为化妆品品牌和说明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完美的化妆品品牌译名和一份赏心悦目的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既可以完整地传达产品的信息,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可以增加消费者对该化妆品的好感,强化企业形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市场占有额;反之,一份没有新颖性的化妆品品牌译名和一份晦涩难懂的化妆品说明书翻译会降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占有额,损毁企业形象。而目前对于化妆品品牌和说明书翻译的研究在国内尚属于一个薄弱环节,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本文将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来探讨英文化妆品品牌和说明书的翻译,为化妆品翻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有益的借鉴。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时应采取的原则和策略。它适用于实用文体的翻译,其代表人物是凯瑟琳娜·赖斯、汉斯·弗米尔、曼塔莉以及克里斯蒂安·诺德。而化妆品属于一种实用文体,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化妆品品牌和说明书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完整地传达产品的信息,使消费者了解该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为企业在市场上创造最大化的商业利润。刺激消费者的欲望,与翻译目的论相吻合。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运用目的论来分析和探讨化妆品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及采用的翻译策略。